显然 b 线是正确答案。
但第一个人仔细看了看后,回答说:a 线。这时你可能会怀疑他眼神不太好。
轮到第二个人了,他也选择了?a 线。你难以置信。
但是,当第三个人同样回答是?a 线时,你就会重新看看这些直线,觉得可能自己才是真正脑子糊涂的人。
等轮到第四个人了,他也判断?a?线是正确的。这时你会出一身冷汗。等最后轮到你时, 你声明说:“当然是 a 线,我早就知道了。”
先回答并给出错误答案的那几个人,都是实验者的助手。
这个知觉判断本身是很容易的,当个人没有受到团体压力单独去判断时,不太会发生错误。
由于答案太明显了,阿希自己在实验前都坚定地预测,遵从团体压力的人不会多。
但结果相反,将近四分之三的被试人至少有一次遵从了错误答案。
人类是群居动物,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依靠团体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原本弱小的人类群体通过聚集抵抗周遭恶劣的环境,最终超过其他生物进一步地进化。
跟随大部队前行能给人类带来安全感,屈从团体在人类数万年的进化中早已形成人性的本能。
而这种本能的本质,是利己。
电影《怪兽大学》中,主人公麦克和蓝道在刚进入怪兽大学时就成为了室友,两人脾气秉性相投。作为怪兽,他们都期望自己在加入怪兽大学的精英社团“菁吓会”。
然而,麦克和蓝道由于外貌不够吓人,被菁吓会的 cool kids 鄙视,成为学校里的边缘人。
这种情况下,两人做了不同选择。
麦克选择挑战cool kids的权威;
蓝道则卑躬屈膝以跟班小弟的身份进入了菁吓会,为了融入群体和主流,他忘记自己的初衷,也放弃了自己昔日的朋友。
蓝道不是个例。
生活中,为了成为合群的那一个,很多人都会选择服从团体,不论这个群体是否真正值得跟随。
许多时候,大多数并不代表绝对正确。
3
“多数人”的骗局
遵从团体的本能,本身没有对错之分,真正错的,是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盲目屈从团体,完全依靠人数多寡来判断对错。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为了融入群体,个体愿意牺牲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人性底线。
一位网友曾讲述过他小学时成为校园霸凌旁观者的经历:
一位女生过生日时,众人没有征询她的意见便要求去她家吃饭。
因为没有准备,女生最后带同学们去了一家价格低廉的大排档。
席间,有人指责女生是个骗子。
回家路上,又有人突然说肚子痛,猜测是大排档太脏或食物中毒,于是所有人便在路边,抠着喉咙把刚吃的晚餐给吐了出来。
第二天,同学们便以此为由,开始了对女生的长期暴力伤害。
这位网友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对女生施以援手:“我心里可能也怕,怕麻烦,这其实和我没有关系吧?怕阻止霸凌者,这霸凌蔓延到我的身上怎么办?”
一个社交圈集体排斥、孤立某人,有时并非出于纯粹的共同厌恶,而是被集体所裹挟。
明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依然不敢反抗群体权威,只能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作为单纯的旁观者,我们觉得诧异和愤怒,但身居其中,又无力改变什么。
众人即权威,反抗即异类。
当舆论如浪潮涌来,群体的言论往往能让人妥协,因为混入其中才能自保安全。
达伦·布朗的真人秀虽然看起来噱头十足,真假难辨,但它最起码警示了每个或多或少具有屈从性的人。
知道了我们可以如何被人诱导做出超出想象的、可怕的事情,下一步,才能更好学会警惕、拒绝、不盲目服从权威。
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众人的意见所挟持,才可以看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