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出演《皮绳上的魂》被提名金马奖最佳新演员的金巴,这两年算是银幕上露脸比较多的藏族演员,但他也只是出现在藏语电影中。“内地的一些戏也找过我,但到现在为止我也没碰到合适的角色或者剧本,”金巴接戏比较挑剧本,剧本不喜欢干脆不接。有些导演会专门为他准备一些硬汉角色,但他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一下其他形象,“演文弱的”。
从2015年到现在,金巴只拍了5部戏,其他时间一直是学习的状态,“写诗、看书、看电影、发呆。”他从16岁开始写诗,出过三本诗集,写诗算是他的一个发泄出口,“创作的那一刹那特别享受,写完之后这个作品就不属于我了,就属于整个人类。”
金巴在北京生活了5年,住在鼓楼附近,对于如此少的工作量,如何来维持生活,金巴表示自己对生活的需求没有那么大,没有太大的欲望,“钱够自己生活就可以了,钱多了我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他不擅长宣传,“有可能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每个人追求生活的目标不一样,跟着自己的心思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舒服,不舒服就没意思了,我特别喜欢行为艺术,就是纯粹的喜欢,也拍了很多照片,有些人觉得没意思,有意思没意思你说了不算。”
这个粗犷大汉看起来还有些害羞,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声音极小,但是一登上银幕就会气场全开。他说,我的任务就是作为一个演员好好演戏就可以了,给观众和导演的一个交代,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去年,他接到一部编剧芦苇的电影,导演给他发来剧本,上面写着编剧是芦苇时,他特别开心。
更登彭措 远离喧嚣,有时拍广告
与金巴不同,更登彭措在老家四川生活,他感觉大城市太拥挤,不是那么舒服,“我还是喜欢那种比较安静一点的地方。”尽管生活在四川,作为演员依然很难靠片酬维持生活,因为戏太少,只能找机会做一些其他工作,有时候去帮别人拍一些广告。
现状
固守文艺片,都不敢碰类型片
市场狭小
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包括藏语电影在内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处于边缘位置,市场狭小,大家看的还是以普通话题材电影为主,很多观众对藏语电影相对比较陌生,也为藏语电影在市场上的生存带来一些挑战。
而藏语电影多是文艺片,本身文艺片在国内生存空间就相对艰辛,更是让藏语电影在市场上举步维艰。《塔洛》票房111万,《阿拉姜色》票房244万,《皮绳上的魂》票房329万,票房最高的应该是张杨导演的《冈仁波齐》,票房破亿,但很大程度上应该算是营销的胜利。
投资难找
相对于普通话电影有一个故事梗概就可以去找投资,藏语题材电影起码要有完整的剧本才可能吸引到投资方,但万玛才旦表示,这也有一定好处,剧本阶段相对会做得比较扎实,没拍之前剧本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铺垫,这可能对后面的拍摄有帮助。
拉华加的导演处女作《旺扎的雨靴》,当时剧本在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优秀编剧扶持计划获奖,依然不好找投资。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有兴趣投资,但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然后又分别找了浙江和青海的两家公司,最后三家公司联合起来筹集了500万才在2018年拍完这部影片。而松太加2011年执导处女作《太阳总在左边》,成本也仅70万元。
题材单一
万玛才旦认为藏语电影因为处于刚起步阶段,它在内容的丰富度和类型的多元化上比较欠缺,导演在创作的时候选取的题材就相对比较单一。比如《阿拉姜色》与《冈仁波齐》都有去拉萨朝圣的剧情,《皮绳上的魂》和《撞死了一只羊》都涉及了“复仇”与“救赎”的主题。
从2005年万玛才旦导演的藏语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开始,国内市场上的藏语电影基本都是文艺片。松太加导演坦言,“我们也不太敢尝试那些类型片”,一方面在藏区没有拍摄类型片的经验,另一方面类型片投资很大,投资人心里也没底,对于导演自己来说,也意味着要妥协很多东西,要迎合市场,“这个螃蟹谁都不敢吃”。
藏语电影作品最近几年在国际各大影展很活跃,也获得一些奖项和关注,似乎给大家营造出一种很有国际影响力的印象,但万玛才旦认为并不是这样。“这方面可能有一个误区,大家就觉得藏族本身的原因,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其实这是很难的。我觉得这个跟在中国电影市场里面是一样的,放大到国际市场,它还是以电影本身为主。比如说一些电影节,它看重的是你作品的内容和声音,而不是看你的题材。现在涉及不同民族,各种不同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是太多了,所以单纯靠一个题材想吸引眼球,希望有发行上的优势,我觉得很难,基本上不可能。很多电影节的标准肯定不是以题材为准,不会因为你是藏族题材就去选你。”
未来
不排除做非藏语电影和请大明星
藏语电影如何打破类型单一的壁垒,与观众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万玛才旦导演觉得要寻找多种可能性。他拿印度电影举例,虽然印地语也不是主体语言,但目前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很大成功,就看题材怎么挖掘,找到一个更准确的出路,可以是一种借鉴。
万玛才旦导演认为,首先要做一些类型上的尝试,这可能要寄希望于更多当代年轻的藏族电影创作者,因为他们年轻,在学习电影过程中,会呈现出对不同电影类型的兴趣。他从这两年的一些藏族学生短片中看到了这种希望。其次,要在题材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上加强,可以找一些既涉及藏地,又涉及内地的中间地段题材。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作者的转向,很多人也会问到万玛才旦导演将来有没有可能做藏族题材以外的电影,万玛才旦导演表示“如果将来条件成熟了,也有感兴趣的题材,可以去做”。
拉华加也认同这种可能性,“你想想之前张艺谋的早期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类似这样的作品,和目前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有很大区别,那是一个转变。所以很有可能导演不是一个风格就一直坚持下来,包括万玛老师自己也有这个可能。”
松太加导演已经开始做类似尝试了。新京报记者电话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浙江丽水闭关写剧本,一个纯内地题材的作品,讲述家庭父子关系的故事,预计今年下半年开拍。去年有个电影公司老板看了《阿拉姜色》之后非常感动,就想找松太加写一个内地题材的故事,给导演充分的创作自由,投资大概在一千多万,如果想请明星出演的话,还可以追加投资。采访中,松太加表示可能会用一些明星。
松太加是一个对各种文化特别包容开明的导演,每天早上7点起床之后都要喝一杯咖啡,“最开始喝的速溶,之后是我自己现磨,自己选咖啡豆,脑子转不开的时候喝一点,上瘾特别厉害。”这种对于文化的包容,其实也一点点地渗透在其作品中,回看他之前的《太阳总在左边》和《河》两部作品,你会发现《阿拉姜色》无论是在故事上还是画面上都更具有观赏性,离观众越来越近。松太加自己也承认,他在创作中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自己的喜好,“我就像个小孩一样,好奇心特别强,没有限定自己,我还在尝试,也许我明年会拍一个特别类型的片子。”
采写/新京报记者 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