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生活 • 正文

打开淮安,惊喜的不仅仅是美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欧爱铎

  打开淮安,惊喜的不仅仅是美食

打开淮安,惊喜的不仅仅是美食!

《欧洲侨报》总编高进(中)在家乡淮安变身导游,为同行介绍淮安风土人情。

  看着在城市道路中央飞驰的有轨电车,踏着千年古镇河下千米石板街,追寻文学大师吴承恩,在中国漕运博物馆内品味千年漕起漕落……昨天,在采访第二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期间,海内外80家媒体人在被淮安美食所折服的同时,也体会了淮安深厚的人文底蕴,感受到淮安古城新貌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王颖 朱鼎兆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范晓林 摄

  《欧洲侨报》总编感慨:

  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市民更有精气神

  “这里的石板街有1500米长,石板都是当年盐商运盐返回时的压舱石,别小瞧这1500米的石板街,当年,街两旁商铺林立,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用品均能买到。”在千年古镇河下,一名媒体人向同行如数家珍地介绍古镇河下的历史以及风土人情。记者上前打听得知,他是《欧洲侨报》社长兼总编高进先生,淮安是他的出生地,此次受食博会邀请,他组织了14家海外华文媒体前来宣传、推荐淮安。高进先生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受邀采访全国两会,结束后他曾回淮安一次,还不到两个月,他再次回到淮安。给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每次回来,淮安的面貌都在改变,市民也更有精气神,城市变得更干净了更有秩序,这就是淮安创建文明城市给家乡人民带来的最大福利。

  虽然身在国外,但高进时刻关心着淮安的发展。他对家乡的发展了如指掌:“江苏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今年徐宿淮盐铁路建成通车,淮安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不仅如此,淮安还启动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建成淮安高铁东站,开启了高铁时代。目前,淮安还在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推动舌尖上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未来的淮安一定会更加美好。”

  旅美作家建议:

  淮扬菜应走出去,打造国际高端品牌

  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旅美作家冰凌对淮扬菜感到非常亲切。他告诉记者,他出生在上海,但祖籍在南通,从小吃的就是淮扬菜,母亲做的红烧肉、狮子头、酱油汤是一辈子都难忘的人间至味。“我觉得淮扬菜的定位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的菜肴菜系,我更愿意把它看做人类饮食文明的结晶。这跟淮扬的地域条件,跟淮安人的性格相关,淮安人善良、温和、儒雅,正如淮扬菜,能为天南海北的人所接受!昨天的饭桌上,同行的祖籍四川的媒体大咖感慨:‘没有辣椒,怎么也会做出这么好吃的菜?’”

  作为人类饮食文明的结晶,淮扬菜应该让全人类来分享。冰凌建议,淮安要打造淮扬菜的国际高端品牌,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另外,淮扬菜的推广、宣传不仅仅在中国地区,应该放眼世界。“在中外文化交流上,饮食文化是生力军,20多年前,我去美国的时候,那时中餐馆就有5万家,现在中餐馆已经在美国遍地开花,美国人拿筷子都很溜,而且中国的豆腐已经进入白宫的菜单。美食是在一种欢愉的状态下的文化交流,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来讲,淮扬菜不仅仅是一个地区菜系,更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共性的一种体现。”

  冰凌对淮安的美食美景、城市建设、文化底蕴和生态环境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媒体大咖:

  不仅美食,淮安的城建、文化、生态都让人惊喜

  来自湖南的三湘都市报副总编张军这样评价淮扬菜:“淮扬菜很精致,从中能感受到历史传承和时间沉淀留下的质感和审美,同时,淮扬菜的口味清新清淡,没有浓油赤酱,讲究菜的原汁原味,符合现代流行的健康养生的饮食观念。”

  羊城晚报编委、评论深度部主任林兆均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广东人,30年前来过一次淮阴,人生第一次遇到飘雪,非常激动,记忆非常美好!30年后再次来到淮安,完全认不出它当初的模样。淮安干净漂亮、绿化很好,老城与新城的功能规划很好,现代化的场馆也非常有特色,比如食博会的展馆、图书馆、大剧院等。借食博会的契机,品尝到了淮安的美食,确实很好。淮扬菜摆盘造型都非常精美,体现了匠心。相比粤菜,淮扬菜清淡中更浓郁醇厚。”

  淮安的食品产业化发展也让林兆均感觉很惊喜。“在大师赛上,看到食品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将农产品深加工,研发了很多创新的产品,让我感觉很惊喜。”

  参观完河下古镇和中国漕运博物馆等景点,林兆均感慨,淮安历史底蕴深厚,特别是河下老街,既保留了原生居民的生活,又与现代城市的改造开发及旅游产业的改造开发结合得非常好。在离酒店二三米的地方就有一座森林公园,淮安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非常棒的,让人感觉很宜居。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