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洛》和《阿拉姜色》叫好不叫座,缺投资、题材窄成为发展障碍,新京报专访万玛才旦、松太加、拉华加等藏族导演、演员解析生
藏语电影掀起“新浪潮”?其实刚起步
由万玛才旦执导的藏地电影《撞死了一只羊》今日于全国艺联专线放映,该片曾于去年获得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最佳剧本奖,再次引发业内对“藏语电影”的关注。
藏语电影的真正发轫之作,还是当时36岁的藏族导演万玛才旦于2005年执导的《静静的嘛呢石》,此后十余年,万玛才旦扛起了“藏地电影”大旗,还培养了一众“后辈”,松太加和拉华加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前者于2011年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太阳总在左边》,随后又执导了《河》《阿拉姜色》,后者于2018年导演了处女作《旺扎的雨靴》,藏族导演的群像逐渐显露,开始形成一种气象,甚至已经有人将万玛才旦、松太加和拉华加等导演和他们的作品称为“藏地新浪潮”。但即便如此,“藏地题材电影”在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仍然处于投资少、题材过于单一的困境。新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万玛才旦、松太加、拉华加三位导演,试图揭开今日藏地电影的生态环境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传帮带式创作
万玛才旦、松太加、拉华加,三位导演都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域上的天然接近让三人在电影上也形成了相对密切的合作关系。2005年,松太加在万玛才旦导演的《静静的嘛呢石》中担任美术师,2007年和2011年又分别在万玛才旦的《寻找智美更登》《老狗》中身兼美术师和摄影师。2015年,拉华加在万玛才旦的《塔洛》中做执行导演。万玛才旦以“传帮带”的方式发展了众多“后辈”,将藏地题材电影从人迹罕至处和仰视符号化逐渐拉回到大众视野,令观众从平视角度更接地气地了解到藏地文化及藏民的精神生活。
万玛才旦 当代藏族电影人“伯乐”
万玛才旦 49岁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影视编导专业
代表作:
●《静静的嘛呢石》2006年
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亚洲新人奖 最佳导演
第1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新浪潮奖提名
●《寻找智美更登》2009年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
●《塔洛》2015年
第52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撞死了一只羊》2019年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最佳剧本奖
【未来作品】
《气球》刚拍完,剧本改编自其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一家六口过着普通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父亲在放羊时意外去世。这个家庭原有的和谐给打破了,引发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万玛才旦先后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他是中国导演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万玛才旦就读西北民族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作品曾经获得多种奖项。他的很多电影都改编自个人的小说,有很强的文学性。从2005年执导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开始,他先后凭借《寻找智美更登》《塔洛》等反映现代藏民生活的优秀影片,频频在海内外获奖,为藏地电影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而对于松太加和拉华加等优秀藏族电影人来说,万玛才旦如同是导师和伯乐。
松太加 听从笔友万玛才旦建议,去北电学摄影
松太加 44岁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代表作:
●《太阳总在左边》2011年
获得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提名
●《河》2015年
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提名
●《阿拉姜色》2018年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奖。
【未来作品】
藏语电影《拉姆与嘎贝》讲述拉姆在感情上受过伤,但追求者嘎贝的已婚身份再度让拉姆陷入羞愤的泥潭。影片预计下半年上映。
松太加比万玛才旦小5岁,据松太加回忆,两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认识了。因为都热爱文学,在地区文联组织的文学笔会上认识并熟络起来后,发现都喜欢电影,笔友开大会的时候,他俩就跑出去聊电影。有一年,万玛才旦去找松太加,说自己已经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了,建议松太加也去。松太加至今还记得,当时万玛才旦领着他坐的绿皮火车到了北京。因为万玛才旦学的编导,他就建议松太加学摄影,将来可以一起搭伴拍一些片子。松太加就在摄影系进修班学了一年,第二年跟着万玛才旦到文学系蹭了一年的课。藏地电影人这种传帮带式的精神在松太加这里得到了延续。已经独立执导了四部长片的松太加,现在有一个18人的创作团队,全部都是藏族年轻人,有高中毕业的,有大学毕业的,还有出家还俗的。松太加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写剧本,给他们提出建议,“他们很用功,也在关注戛纳,在聊这些事,挺有意思的。”
拉华加 万玛才旦建议他先学习藏语言文学
拉华加 30岁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
代表作:
●《旺扎的雨靴》
入围2018年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
【未来作品】
拉华加有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完成了剧本,不是一个纯粹的藏区题材,故事中会涉及内地部分,目前还处于融资阶段,预计今年十月、十一月份左右开机。
拉华加在2005年的时候就知道了万玛才旦,“万玛老师当时拍了自己的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轰动了整个藏区。”那时候在藏区电影还不是很普及,很多人对电影也比较陌生。2010年,拉华加通过哥哥认识了万玛才旦,万玛才旦建议他去西北民族大学学习藏语言文学,“他建议我先去学文学,了解自己民族文化方面的东西”,之后拉华加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拉华加利用假期时间去跟组,最开始做导演助理、翻译、演员辅导等工作,后来到了万玛才旦《塔洛》剧组中就已经成为执行导演。拍摄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旺扎的雨靴》之前,拉华加跟了六七个剧组,《旺扎的雨靴》的班底也基本都是万玛才旦的团队,还有拉华加之前跟组时候合作的熟人。
藏族演员处境
可能是藏族演员在形象上太有辨识度,在汉语题材影片中鲜少见到藏族演员的面孔。
索朗旺姆 没演过汉语电影
在《撞死了一只羊》中饰演老板娘的索朗旺姆对新京报记者说:“人家一看民族的那种特点很强的话,演一些汉语题材的电影,大家可能觉得不太可信吧。”至今,她从来没有在一部汉语电影中出现过,都是拍的关于西藏题材的戏。
金巴 不演藏语电影时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