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吹绿湘西十万大山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总书记饱含深情的殷殷嘱托,激发出土家苗寨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如今,湘西州1110个贫困村已出列874个,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2018年的4.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加到9183元。

 

  湘西,大山里盘旋的炊烟和青山共舞,溪流与大河共融,乡愁与闹市相拥。沈从文笔下展现的、黄永玉丹青描绘的神秘湘西,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春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走出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精准扶贫”之路。

  确定精神原则——

  为脱贫攻坚标注鲜明思想烙印

  同样是高寒而贫瘠的土地,同样是勤劳又朴实的人民。因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提出,5年间这里奇迹般变得让世人惊叹!这里对“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蹄疾步稳、踏石留印的践行,让世代贫困的土家苗寨进入减贫人口最多、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和获得感最强的时期;在发展中得到保护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又为这片土地提供了永续发展之脉!这就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习近平总书记首倡“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地方!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均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98%、偏僻贫困、高寒冷寂的十八洞村,为中国的脱贫攻坚标注下鲜明的思想烙印——“精准扶贫”。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为脱贫攻坚指明方向:“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把工作要做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总书记饱含深情的殷殷嘱托,激发出土家苗寨的澎湃激情,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如今,湘西州1110个贫困村已出列874个,66万贫困人口已脱贫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2018年的4.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加到9183元。

  “这是湘西州近300万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探索和艰苦奋斗得来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基层的成功实践。”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说:“继2017年吉首市整体摘帽后,湘西州另外7个县也将在2019年全部高质量脱贫。2019年是美丽湘西提升年,我们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与美丽湘西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美、民风淳美、社会和美的美丽湘西。”

  湘西之美,美在生态;湘西之魅,魅在绿色。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说,湘西州是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域,是湖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湘西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引领湘西在“决策围绕生态定,产业围绕生态转,百姓围绕生态富”的脱贫攻坚路上大步前行!

  放大绿色效应——

  汇聚“精准扶贫”的生态力量

  湘西林地面积占75.11%,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大州。湘西州以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工程为抓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森林覆盖率由2013年的66.86%增加到70.24%,生态效益总价值从996亿元增加到1146亿元,生态产业带动全州三分之二以上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精准脱贫”的金山银山。

  从“一脚踏三省”的边城茶峒到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永顺发树村,抑或南长城脚下的“天下凤凰”“林业之乡”古丈、“一两黄金一两茶”的保靖,眼底尽收层林染翠,耳中皆闻山歌回声。

  时而高亢时而悠扬的号鼓声,从“最美观音故里”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传来,向歌而行,是南山社区的群众乐队正在林荫碧水旁排练。72岁的胡维国说,这首《侗乡儿女心向党》是他们自发创作歌颂“精准扶贫”的,乐队成员中不乏生态护林员。年逾花甲的保洁员老彭,正踏歌而行清扫其承包的1.5公里林中小道,与他一起清扫的老覃也是建档立卡户。

  2013年以来,湘西州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绿色湘西建设行动方案》《发展绿色产业实施方案》等,州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实施生态建设修复工程,州人大出台了系列生态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每年全州有200多万人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一份“牢记殷切嘱托,决战脱贫攻坚”的生态成绩单——

  在“精准扶贫”春风的吹拂下,湘西整合涉林资金44.5亿元,推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仅2017年至2018年,全州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项目建设任务8.928万亩。全州114个乡镇1798个行政村的39.8万农户162万人,户均获得退耕还林钱粮补助14380元,人均3533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8506户383224人。2013年以来,全州发放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补偿资金和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6.1亿元,160多万人实现“绿色增收”;2016年,湘西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惠及16.38万户61.7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714户210713人。湘西还大力推进生态转岗脱贫工程,将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在国家分配321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指标精准到位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增加了4437个名额,总数达到7655人,生态护林员转岗带动2.1万人脱贫,贫困人口转岗护林员人数居湖南第一。

  湘西295万总人口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人均耕地不足0.5亩。借“精准扶贫”东风,湘西顺势而为放大优势,森林覆盖率由66.86%增加到70.24%;森林蓄积量由2901万立方米增加到4288万立方米;国家湿地公园实现零的突破,达到5处……“千山叠翠、满目葱茏”的湘西,野生植物种类占全省总量的51%,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占全省总量的78%,生态效益总价值位居全省之首。

  “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人的心儿回来了!”十八洞村人对“精准扶贫”以来的描述正是湘西州的现实写照。

  推进绿色发展——

  筑强“精准脱贫”的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