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为何“有钱无处贷”

  记者在江苏、海南等地调研发现,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中小银行为何“有钱无处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彭 江

  ● 不少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裕,一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状况也有所改善

 

  ● 一些商业银行流动性出现淤积,部分中小银行出现“有钱无处贷”现象

  ● 多方发力才能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在央行连续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不断释放流动性的情况下,目前不少商业银行流动性较为充裕,一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状况也有所改善。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商业银行流动性出现淤积,部分中小银行甚至出现“有钱无处贷”现象。专家建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部分银行流动性淤积

  2018年以来,央行经过降准、逆回购等操作,接连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银行间拆借利率重新回到低位水平,部分中小银行面临“有钱无处贷”的局面。

  专家表示,造成部分中小银行“有钱无处贷”,原因之一在于不少企业主动压缩贷款金额。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很多企业扩大投资意愿不强,部分企业面临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局面,一些企业为了防控风险,甚至主动降低杠杆率,归还银行贷款。

  江苏省泰州银保监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江苏泰州市本地11家中小法人银行存放他行活期存款余额47.93亿元,同比增加29.43亿元。泰州当地中小法人银行流动性比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缺口率等流动性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泰州银保监分局对辖内68家中小微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7家企业表示“没有融资需求”,占比为87.7%;有6家企业表示“有融资需求,但未获得或仅获得少部分融资”;仅有2家企业表示“有融资需求,并获得全部所需融资”。

  江苏姜堰农商行贷款数据显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新项目减少,受建筑企业资金集中回笼及控制财务成本等因素影响,2019年该行贷款客户中有4家建筑企业提前还款,还款金额1.6亿元。

  部分中小银行“有钱无处贷”,另一个原因则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认为市场上达到授信条件的企业不够多。不少中小法人银行反馈称,当前不少新申报融资需求的企业不符合授信准入条件。“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自身负债较大,贷款风险难以控制,导致贷款投放难度增加。”泰州银保监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泰州农商行在2019年1月份就有22户小微客户的6657万元贷款未通过授信审批。

  加大对小微贷款力度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监管部门多次呼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但部分金融机构尤其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仍然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

  不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称,在实际放贷工作中,中小微企业贷款已经成为不良贷款“多发区”。

  “2018年以来,受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不太好,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回笼困难,贷款风险逐步暴露,逃废债行为屡有发生,加剧了地方中小法人银行‘惜贷畏贷’情绪。”泰州银保监分局工作人员称。

  国家设立中小银行,是出于“支农支小”的考虑。作为中小银行,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回归本源,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中小法人银行发展的方向,应通过服务大中型银行“无暇顾及”的中小微企业和大众客户,填补金融市场空缺。

  当前,部分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常出现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当地国有大银行的情况,造成小微企业客户纷纷流失。

  记者了解到,海南省邮储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比当地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利率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江苏省中小银行贷款利率高出大型国有银行2个百分点左右。

  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流动性却淤积在部分中小银行,造成“有钱无处贷”的现象。专家表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发力,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中小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与其资金成本高相关,大型银行具有规模优势,能有效降低资金成本。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央行可加大对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的支持力度,降低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成本。

  服务中小微企业是一个“技术活”,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往往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的信誉是否良好,中小银行在加速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快自身数字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此外,政府各部门也应为金融机构开放各种数据,地方政府应整合税务、工商、海关等部门数据,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做大风险补偿基金规模,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不良贷款净损失给予相应风险损失补偿,解决法人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说:“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部分原因在于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真实状况,无法对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作出客观分析。随着科技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有助于缓解上述难题,但这有赖于各类信用数据信息的支撑。需要搭建开放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政府部门间要破除壁垒,金融机构要加强合作,打通‘信息孤岛’。”

  记者了解到,目前虽然“银税互动”正有序开展,但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不能全口径掌握企业纳税信息,只能掌握企业部分纳税数据。因此,此项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入推动。

  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薛光林认为,从全国范围看,民间借贷利率为23.5%。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要重点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企业没有新增流动性就没有办法开展正常生产经营和盘活资产,更加无法对存量贷款还本付息,造成恶性循环,反而会给银行系统带来更大的债务风险。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让银行能实实在在、真心实意帮助有需要的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在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方面,银保监会于2019年印发《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在目前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监管部门应督促地方法人机构严格落实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尽职免责等要求,用足用好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政策,引导金融活水流入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