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4月9日电 (记者 阿琳娜)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9日透露,陕西自贸区揭牌成立两年来,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步伐加快,区域协同发展成效初显。截至2019年3月底,陕西自贸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40694户。
陕西自贸试验区2017年4月1日揭牌运行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打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和人文交流合作重要支点、推进农业国际合作交流、推动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等特色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差别化改革,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截至2019年3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40694户,其中企业数27457户(含外资企业347户),新增注册资本6024.32亿元人民币(含外资企业注册资本25.14亿美元)。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刚介绍,陕西自贸试验区不断深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着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截至目前,国际航线达到67条,全货运航线达19条。中欧班列(西安)常态化开行11条干线,设立7处海外仓,实现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
此外,陕西自贸区创新“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推进建设“中欧”“中俄”等国际合作园区,中欧合作产业园聚集了德国博世、宝马,法国阿尔斯通、达能等企业的项目;陕汽集团、爱菊集团等企业先后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设立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等。同时不断完善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快建设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持续推进中国农业合作园区建设。
王刚表示,在教育、旅游、中医药学等方面,陕西自贸区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模式,扩大人文交流渠道,构建人文交流平台。
陕西自贸区打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平台,创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丝绸之路文物考古中心等。同时,加强中医药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先后与匈牙利、波兰、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目前已培训外国中医短训生100名,培育国际型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492名,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的128名全日制留学生学习研究中医药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