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6月29日上午,复旦大学2012届本(专)科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3500多名2012届毕业生,近400名教师与中学校长代表和近千名家长,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的时刻。校长杨玉良、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及其他校党政领出席了当天的毕业典礼。
当天,按照复旦的传统,在主席台第一排就坐依然是部分来自文、理、医各个学科的知名学者、院士、教学名师代表。主席台两侧,高悬着这样一幅对联:“绚丽青春,博学笃志践真理,常系国家;闪亮人生,切问近思求真善,惟将努力”。典礼由常务副校长陈晓漫主持。
典礼开始时,一部名为“爱在复旦”的毕业纪念大片,让三千学子凝神注目。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痕迹,回味着在复旦成长的点滴,感受青春与爱同行的历程。今年的毕业大片特别加入了缅怀大师的环节。在2012届学生就读的四年中,复旦大学的十三位学术大家先后故去。贾植芳、蔡尚思、蒋学模、谈家桢、蔡祖泉、杨藻宸、吴浩青、章培恒、丁淦林、朱维铮、郑祖康、金重远、谷超豪,一个个照耀复旦星空的光辉名字牵动着大家的心弦,同学们的缅怀与不舍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愈发清晰。在感谢大师、恩师的言传身教,感怀母校的哺育和培养中,大师们的精神已然滋养了毕业生们心田和灵魂。
毕业难忘师恩。副校长陆昉教授宣读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名单,这些老师由全校的毕业生投票选出,其中既有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师和班级导师,也包括辅导员老师。2012届毕业生代表为好老师献上鲜花,深情拥抱。2012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新闻学院教授程士安作为教师代表在当天的毕业典礼上寄语2012届毕业生:作为复旦人,要把毕业典礼看作是再次起航的人生驿站,坚持每天向前跨一步,永不停步,活出真我,在生命的整个进程中,永远做积极的参与者。
感恩,就要担起责任。2012届的复旦毕业生中,接近1000人将将奔赴国家重点行业、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作为长期在西部地区和重点行业奋斗的杰出校友代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副所长、89届数学系何世达在发言中,希冀毕业生们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合作及协作精神;始终坚守复旦人的宝贵品格,以母校为后盾,努力前行。
学位授予仪式庄严而肃穆。学士帽上的流苏从右边拨到了左边,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鞭策。2012届毕业生中不乏杰出的佼佼者,他们分别在学术,实践、文体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校党委副书记陈立民,在毕业典礼上宣布了“毕业生之星”的名单,并为他们颁发证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刘晔代表毕业生发言,抒发了对母校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爱意,也表达了全体毕业学生的承诺,将把复旦赠予的财富带出校园、奉献社会,一辈子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自信的人和有追求的人。
作为复旦园里的亮色,留学生们也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留学生代表、法学院申智雅同学在发言中说道,选择复旦是她人生的转折点,是复旦让她的未来充满希望,无论他们身在世界的哪里,都会心系复旦,为复旦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难忘的时刻,学生们不忘感恩。全场毕业生向全体在座的家长和中学校长代表鞠躬致谢,感谢家长们含辛茹苦的抚育,更感谢各地中学向复旦输送的优秀苗子。
临将别离,毕业生们为母校送上了一份难忘的礼物——由部分2012届毕业生代表亲手设计、制作的“复旦大学手绘地图”和“手绘明信片”。校党委书记朱之文代表学校接受了毕业生们的礼物,并为他们送上了学校的礼物——在毕业生代表的胸口亲手别上相辉校友章,表达母校对2012届毕业生的亲切祝福!
毕业典礼的最后,校长杨玉良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发表了演讲,寄语全体毕业生。
附:杨玉良:在2012届复旦大学本(专)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又讯 复旦大学2012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于6月29日下午在正大体育馆举行。来自全校各院、系、所的3700名2012届博士、硕士毕业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最值得纪念的时刻。杨玉良、朱之文等校党政领导和导师代表出席了毕业典礼。典礼由常务副校长陈晓漫主持。
知名作家、中文系教授王安忆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期望2012届毕业生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孤立中完善自己。校友代表、上海张江集团总经理丁磊的发言饱含对母校的深情,殷切希望毕业生能够发扬复旦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战,为实现个人价值、人生辉煌而战。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毕业生王法硕代表2012届全体毕业生表达了对母校、导师和父母亲人的感恩之情,并表示将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牢记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坚守理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展示复旦人的风采。
校长杨玉良代表学校向所有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在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发表了精彩演讲。他寄语2012届毕业生,要成为知识分子,除了知识以外,应该还有智慧,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能够对自己、对社会、对自己的学科或者对其它的学科,对各种各样的知识都能够进行反思;应该还有德性,敬畏真理与自然,尊重他人与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生命。他希望毕业生远行的步伐能够更加踏实,摆脱一些世俗的怨恨和羡慕,并祝福毕业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精彩,能够辉煌,但同时也是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