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福建省首个鲍鱼加工行业标准,成为全国唯一获有机认证的鲍鱼品牌,打造鲍鱼产业园
“江船长”的鲍鱼传奇
一粒鲍鱼,除了食用还能做什么?从制成冷冻鲍鱼、鲍鱼罐头,到从鲍鱼内脏提取天然牛磺酸、从鲍鱼壳中提取中药材石决明,一粒鲍鱼的价值可翻许多倍。
在连江,一家龙头水产企业,就实现了这样的升级,它就是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从初级加工起步,到建立集育苗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日兴水产旗下品牌“江船长”鲍鱼输往世界各地,成为国内外同行企业的佼佼者。
“江船长”是日兴水产总经理江铭福的“雅号”,皆因他过去常年跑船跑海而来。如今,深耕鲍鱼行业的“江船长”,还有着更大的梦想:投资15亿元,打造“江船长”鲍鱼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美食体验、鲍鱼文化欣赏等于一体,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鲍鱼产业园。
掌握核心 制定标准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福建鲍鱼看连江。”连江县素有“中国鲍鱼之乡”的美誉,在中国及世界鲍鱼行业中地位显著。
过去十几年,在巨大利润带动下,我国鲍鱼养殖产业发展迅速。长期以来,鲍鱼市场以活鲍交易为主,受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日兴水产较早嗅到加工鲍鱼的商机。
日兴的发展可追溯到1993年,初期以加工丁香鱼、虾皮为主,2003年,成立日兴公司。2006年,涉足冷冻鲍鱼加工出口,当年出口日本、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超过200吨。
“2006年,粗加工鲍鱼每吨售价20万元,2007年,我到海外考察,发现国内粗加工鲍鱼在国外工厂深加工之后,利润可翻10倍,且更易运输与储存。”江铭福说。
于是,2008年日兴进军鲍鱼罐头制品领域,引进鲍鱼加工生产线,创立“江船长”系列品牌。
彼时,国内鲍鱼养殖呈粗放式增长,不仅因为鲍鱼养殖技术门槛低,也因为许多养殖户追求养殖数量而忽视鲍鱼质量。
江铭福深知,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日兴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合作,设立研发中心,拥有自主发明专利24项,“江船长”品牌获产品有机认证,是全国唯一获此认证的同行业企业。2012年,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行业标准的制定是品牌立足的根本。”江铭福表示,过去国内鲍鱼罐头加工尚无标准规范,日兴水产率先制定企业标准,对原料选用、调味配制、产品包装等做出技术规范。2013年2月,由其起草制定的《鲍鱼罐头加工技术规范》被批准为福建省首个鲍鱼深加工技术规范。
2013年,鲍鱼产业经历了寒冬,受外部环境影响,消费市场急速萎缩,价格持续低迷,对养殖户造成巨大冲击。凭借一系列鲍鱼加工产品,日兴得以逆势发展,同年首次实现内销超过外销。
变废为宝 点“壳”成金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连江县筱埕镇的日兴公司。
在产品展厅,包装精美的鲍鱼、海参、鱼子酱等几大类产品琳琅满目。
“经多年发展,日兴集水产品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拥有目前同类企业中品类最多的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铭福介绍,2016年日兴产值达2.7亿元,国内外市场约各占一半,其中速冻产品销售量约占70%。
面对以80后与90后为主体的消费升级浪潮与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日兴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选择向海洋新兴产业与“互联网+”进发。
今年“6·18”上,日兴与福州大学合作的“鲍鱼壳源系列产品生产线”签约。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示范项目,通过鲍鱼壳高值化利用,全方位开发鲍鱼壳源系列新产品。
日兴副总经理江小富介绍,鲍鱼壳可制中药材石决明,“每3000吨鲍鱼,鲍鱼壳可达近千吨,可提取近10吨的药材,利润可观”。
不仅鲍鱼壳变废为宝,鲍鱼内脏也可通过技术加持,身价倍增。今年,日兴与集美大学合作的“鲍鱼加工副产物中牛磺酸制备”项目已顺利投产。
江小富说,通常鲍鱼内脏要么用来喂鱼虾,要么当作废弃物扔掉,又污染环境。应用了上述技术,从内脏中提取的天然牛磺酸可用于生产保健品等,价格为市面上常见的合成牛磺酸的10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线下转型升级,线上同步布局。“2017年预计产值可达3.7亿元。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占8%,预计会逐步增长。”江铭福说,日兴与京东商城达成战略合作,在天猫也开设了旗舰店,与顺丰优选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沟通洽谈中。“希望通过‘江船长’鲍鱼产业园的建设,形成国内、国际、电商三足鼎立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