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制作歌剧告别“你制作,我引进”

  昨晚,上海大剧院舞台上,巨大的窗格子玻璃上雾气朦胧,雨点沿着玻璃滑落。伴随着女主角咪咪上场,窗玻璃上拂过双手,写下“MiMi”的大字。最后一幕,剧情又回到最初4个艺术家所在的破阁楼,咪咪病重去世,此时窗玻璃上那双大手再次出现,伴随着凝重而伤感的音乐,拂过玻璃,将“MiMi”拭去……现场沉默而悲伤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这是一部创新出奇的作品,我们很高兴在跟中方的合作中做到了这一点,演出氛围令人感动。”艺术节开幕歌剧《波希米亚人》执行导演安德烈亚斯·齐默尔曼如是说。

  最大突破在于版权

  这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历史上首次选择一部中外合作制作歌剧为开幕演出。新作的孕育和出生,则由中奥两方——萨尔茨堡音乐节和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共同“助产”。

  原瑞士苏黎世歌剧院院长亚历山大·佩雷拉记忆犹新,2000年9月,上海大剧院首次引进苏黎世歌剧院的歌剧《魔笛》精彩、顺利,使他对上海演出经典歌剧的实力刮目相看。2007年2月,现代版歌剧《图兰朵》由上海歌剧院制作并在上海大剧院顺利上演,让亚历山大对上海接纳创新的能力又印象深刻。在出任萨尔茨堡音乐节艺术总监之后,亚历山大有一次提出要创制一部现代版歌剧的想法时,迅速得到了上海大剧院的认同。大剧院院长张哲长思后提出:能否改变“你制作,我引进”的方式,共同投资、共享版权,以两地联合制作的全新模式来孵化这一版 《波希米亚人》。

  一部大制作歌剧投资动辄以千万元计,受制于庞大演出、伴奏阵容和高昂运输成本,鲜有机会展开世界巡演。但在双方一拍即合之后,《波希米亚人》轻盈地降生在摇篮里:上海歌剧院为奥地利首演剧院度身制作的超大布景漂过大洋,包括维也纳爱乐在内的首演阵容则把这一版本的舞台呈现发挥至最佳,让首演一炮打响;7场献演后,这个版本又“回”到上海大剧院,由萨尔茨堡音乐节推荐一流主演阵容、指挥,与中方乐队、主演“无缝对接”,把“上海版”排演得风生水起。采取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与萨尔茨堡音乐节的中外联合制作模式,也使中外双方都降低了投资风险,一部大制作歌剧让两国观众同时欣赏,实现了多赢。

  “《波希米亚人》合作模式最大的突破在于版权,”张哲院长说,“中外双方版权共享,互为合作,改变了中外文化合作不对等的局面。今年夏天,萨尔茨堡音乐节92年的历史上,由于上海大剧院的参入联合制作,第一次挂起了五星红旗,让欧洲观众纷纷对中国瞩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艺术节组委会将《波希米亚人》选择为开幕式演出,不仅实现了东西方两大艺术节庆间的交流与呼应,也充分体现这一国际性艺术展示平台的国际性与包容性,凸显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创新的接纳胸襟。

  新模式带动水平提升

  制作一部现代版大制作歌剧,在国内歌剧界还缺乏经验。正是中外合作的新模式,使中方歌剧制作理念和水平大步提升。

  现代版《波希米亚人》把故事背景从19世纪巴黎搬到了当代巴黎。高耸的现代公寓、雪地中的高速公路、五彩斑斓的拉丁社区,仿佛让人置身身边情境。男主角牛仔裤、T恤,女主角短裙、高统靴,演绎的却是普契尼笔下原汁原味的情感纠葛和咏叹调。因为这样的“穿越”,《波希米亚人》的舞美设计具有突破性。

  “这些超现实表现,对于超大布景的制作和灯光运用提出了很高要求。”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顾伟康说,“通常戏剧舞台高度是8到9米,《波希米亚人》台口最大限度提升到了11米。这使比台口还要高出好几米的道具楼房避免了被割裂的视觉印象,更显巍峨立体。18个标准尺寸的集装箱,规模甚至超过了很多欧美制作的音乐剧,与2010年到访上海大剧院的瓦格纳旷世巨著《尼伯龙根的指环》等量齐观。”《波希米亚人》还让人意识到国产歌剧在采用冷光源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为了达到外方制作团队所要求的灯光色纯度、色彩度,上海大剧院舞台技术工程师特意重新订制了一批符合要求的冷光源投入使用,这一切对于中国歌剧制作的未来走向,意义不言而喻。

  在堪称“魔鬼指挥”的丹尼尔·奥伦的调教下,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绽放出了国际著名歌剧伴奏乐团的音色。而中方演员的表现也让执行导演安德烈亚斯·齐默尔曼赞不绝口,认为他们“一旦有机会就很有可能走向世界舞台,因为他们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原标题:大制作歌剧告别“你制作,我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