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穷人真的没机会了吗?

阶层固化,穷人真的没机会了吗?

这周参加了华尔街投资大牛罗杰斯先生的教育分享论坛,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是南京本地很多优秀的孩子秀英语,我确实被他们流利的英文能力给震撼了。而且参加的家长在提问环节也透露出自己都有每年带孩子出国玩,他们属于“富裕”这一阶层,拥有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貌似穷人已经没了任何“逆袭”机会——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远不如人家:富人家的孩子可以暑假出国游学,而穷人的孩子却在帮父母辛苦劳动。

贫富差距的起源


“以先富带动后富”这个当时无比正确的思想却成为了现在贫富差距的起源。那些拥有优先发展政策待遇的城市确实提前发展了起来,全国各地的人才离开家乡去那些城市发展,在那里建立起了高校、医院和企业。尤其是企业,由于大部分先富的地区存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他们建立起的企业也更多是资源和地理依赖型传统企业。这些传统企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得以让孩子接触更优秀的教育——甚至出国留学,而这些出国的人才回国后带来了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目前互联网知名企业的创始人都有出国留学或交流的经历,从网易、搜狐到BAT都是这样。

那为什么他没有带动后富呢?因为首先它是先依赖于地理位置和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经济,不同地区特点不同因此难以平移复制。其次这些优秀的人才成功后并不愿意回到老家——贫苦的地方,他们大都选择继续待在富裕区。就像很多人出国工作后再也不回来一样,一旦我们接触到好的事情,我们很难忍受差的东西。

没有人才回流何来发展?因此现实变成了贫穷地区发挥很多人力、物力培养的人才却流失到了富裕地区,而且他们也不再愿意回来,从而导致穷越穷,富越富。即使这些人才功成名就后回到老家做慈善捐款,然而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贫穷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

阶层固化的根源

这个时代实现个体富裕非常简单,尤其是偏远的地方,资源相对更加集中,拥有资源的人往往格外有钱——越贫穷的城市贫富差距越大。然而可悲的是,即使个体本身很有钱,但他们的下一代接受教育后仍然选择离开家乡去更好的富裕地区发展,因为那里充满了多样的机会。

因此,现在的阶层已经固化,尤其是思想上贫富的差距远远大于物质上贫穷的差距。阶层固化往往体现为思想固化,只要贫穷地区的人转变思想一样可以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发挥创造力来突破自己的阶层——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一再强调,他们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做出了以后有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小米在草创期,创始人雷军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用于渠道铺设和市场轰炸,因此只能选择通过网络饥饿营销来销售手机,以及用米粉论坛和线下活动的方式来做市场。然而回过头来,这恰恰被证明是极具创造力和前瞻性的销售和市场手段,后来的企业纷纷效仿小米。

而优质教育的缺乏是导致思想阶层固化的根源,不单是贫穷阶层,富裕阶层也缺乏优质教育——全国都缺乏优质教育,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却仍然没有变化!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一位工地打工的父亲在节目开始抱怨道“我知道孩子这样是我们的责任,我也想给他好的教育,但是我没有钱,我必须在外面打工赚钱。如果我有钱我一定会给孩子好的教育,他也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然而节目中间他却说“我一直以为是因为我没钱而导致孩子教育不好,但这里的很多家长这么有钱为什么孩子这么差?既然不是因为钱,那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这本质是家长思想的贫穷引起的,即使物质上很有财富的人也会存在思想上的落伍和封闭,他们已经无法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和现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现在根本不缺优质的教育资源,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是不具备地理属性的,只要掌握使用网络的能力,孩子可以自己在网络上搜集很多的优秀的老师课程,就像我们回家学习在做的一样——通过技术让教育资源公平化。而强大的学习能力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能力,只要给孩子一个接入网络的电脑他们都可以自己学会电脑基本操作。然而很多贫穷地区的父母却不愿意给孩子接入网络,为什么会不给孩子一个认知世界的工具呢?一方面确实因为当地条件极差,甚至没有网络接入条件——记住中国的本质是中庸:极度贫穷的地方和极度富裕的地方都很有限;更多的原因是父母担心孩子成天只知道上网、沉迷游戏,而选择不给孩子配电脑,他们没有看到电脑的价值。

而富裕地区的优质教育缺乏却更多是家长选择上的无能导致的,他们以为通过物质上的充裕能弥补思维上的贫穷。他们的孩子拥有电脑、手机、知名辅导机构等等所有的教育资源,然而恰恰是教育资源太丰富,这些家长往往更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当你无法抉择的时候你只能人云亦云。别人的选择成为了你的选择,别人的评价成了你的要求,别人家的孩子成了你的孩子标准。。。家长自己没有选择能力还好,毕竟孩子按照社会普通的标注培养出来也会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毕竟人才本身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最可怕的是那些自以为成功的家长,把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自己无法理解和不认可的一律不让孩子尝试,完全不给他们失败的机会!

太多这样的例子了,这些家长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今天看到同班小明跳舞得了一等奖,立马带孩子去上舞蹈培训;今天听了罗杰斯分享英语竞赛的好处,立马带孩子报名参加比赛。。。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教育资源给予甚至比不让孩子接触更可怕,因为大部分孩子接受了这些浅层空洞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心里产生了抵触心理,认为整个社会都是再让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我清晰记得家门口有个女孩考公务员考入了南京六合区法院里,全家非常自豪宴请周围所有的亲戚来炫耀自己无比成功的女儿。即使现在的相亲节目,除了非常成功的大老板,更受欢迎的男士也是银行、税务局等事业单位的人。老一辈的这种认知氛围也影响着下一辈职业的选择,很多“富裕阶层”的父母努力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却要求孩子未来去最不能发挥他们能力的体制内工作,这确实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