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青教授家的会客室墙上,挂着一幅胡铁生先生写的贺匾:“成果浩海上,育苗青天下”。这幅贺匾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吴浩青教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吴浩青191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曾在浙江大学、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上海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来我校任化学系副教授。1957年,他在我校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并使之成为我国电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61年,他开始担任我校化学系系主任兼教授,1980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吴浩青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始终站在科学前沿。从1957年开始,他系统地研究了锑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促进了我国四大丰产元素之一——锑的开发利用。关于锑的零电荷电势,苏联3位著名学者公布的数据很不一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吴浩青和他的合作者根据锑电极对有机中性分子的吸附特征,利用微分电容—电势曲线,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0.19±0.02伏。这一结果于1963年发表在《化学学报》上,得到世界公认,并载入国外电化学专著。1980年以后,吴浩青又选择了锂固体电解质、高能电源锂电池及其放电机理作为研究内容,提出了高能电源锂电池的嵌入反应机理,并因此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国内外电化学界的广泛关注。
吴浩青还很重视应用研究。60年代,上海长宁蓄电池厂研制储备电池,委托吴浩青研究氟硅酸的电导率与百分浓度的关系。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无名无利的课题,但吴浩青不顾工作繁忙,毫不犹豫地承担了下来,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为储备电池的生产提供了宝贵数据,这一数据至今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70年代中期,在国家“768”工程项目数字地倾仪的研制中,吴浩青承担了研制传感器电解液的工作。当时,国内正值“文化大革命”,国外又对我国封锁保密有关资料,工作条件十分困难。吴浩青运用他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多年研究电化学的丰富经验,历时两年,出色地完成了该工作。该倾斜仪制成后,在上海就能测得固体潮及墨西哥、菲律宾等地发生的地震波,获得了1983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80年代,吴浩青还完成了用于飞行平台的电导液的研究,并以此获得了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
治学严谨,不为名只为实。吴浩青从1987年就开始了锂离子电池锡基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获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比1997年日本学者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还早10年。1989年,他成为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国际电化学会会员。他是我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撰有《物理化学》、《化学热电力》、《电化学动力学》等专著,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60余篇,成果得到国际公认。
吴浩青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学、科研人才。他编写的教材《电化学动力学》经多年主讲后,于199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Springer-Verlag出版社联合出版。在教学方面,他长期主讲比较难懂的物理化学,务求深入浅出,把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一位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课:“包容了优雅的风格和节奏,描述了科学世界中人类所面临的多种复杂问题,详尽而奥妙。”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化学系一位老校友讲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在一次化学考试中,吴教授竟给他评出了59.8分的成绩。对此,吴教授说:“几十年来,我对学生一直严格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关爱学生,才能让他们成才。”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培养了近50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其中不少人现在已经成为教授、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系主任了,有3位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今,90岁高龄的吴浩青教授依然精神矍铄,并坚持亲自动手做实验。他的科研精神和学术作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并已成为我校化学系的优良传统之一。
人物小影
吴浩青,1914年生,江苏宜兴人。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和我校化学系,现为中科院院士、我校化学系教授、博导。曾为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十、二十一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第二届亚洲固态离子学会顾问委员会顾问。对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做过重要改进,系统研究过锑的电化学性质,在高能电源锂电池的研究中提出了创见性的嵌入反应机理,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著作有《四元尖晶石相Li-M-Mn-O (M=Ni, Cr, Mo, V)嵌入电极的研究》、《电化学动力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