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100校庆 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

  

复旦大学100校庆 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


复旦大学100校庆 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

 

新华网快讯:值复旦大学庆祝建校百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团结、服务、牺牲

———在新旧时代嬗变的潮头,革命与学术的火种在复旦生生不息

“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里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探究一所大学的灵魂,先要从搜罗它的记忆开始。

复旦大学有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开端。1905年,中国正在新与旧的撕扯中挣扎。日俄战争在春天结束,废除科举的命令于秋初颁布。而私立大学复旦则夹在其间,在抵制外籍传教士对震旦学院的干涉中悄然诞生。

这样意味深长的新旧嬗变,把复旦推上时代剧烈震荡掀起的潮头,使它的第一声啼鸣就显出别样高亢。

1905年5月,以翻译《天演论》轰动中国知识界的严复,刚刚走下欧洲返国的海轮,就应复旦首任校长马相伯之约担任学督,将废八股、求西学的热情投给新生的复旦公学。马相伯则在演讲中教导学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继任校长李登辉曾在一次毕业典礼中阐述复旦精神即“团结、服务、牺牲”。

团结救国与刻苦读书,服务他人与自我牺牲,追求学术独立与投身革命洪流,从此像一张纸的两个页面,淋淋漓漓地写满复旦百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旦学生多数参加了革命军;“五四”运动发生后,复旦学生说服荣昌祥西服店带头停业,挨家鼓动多处商铺关门,直接促成了“六三”罢工罢市,将这一运动推向新的高潮。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复旦义勇军50余人加入十九路军,协助据守吴淞口至蕴藻浜一带防线……

上海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复旦师生更是历次斗争的先锋。当年的“民主广场”,已是今日复旦校园里的一处风景。而被称为“解放区”的复旦新闻馆,则是许多青年学生初次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起点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接头点。

一代宗师、《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第一位译者陈望道,在抗战胜利后主持复旦大学新闻系,因明显的“赤化”色彩,曾被列入反动派的屠杀黑名单。为了创造一个新中国,10多名复旦学子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与此同时,中国学术的火种也在复旦滋生蔓延。1908年的复旦公学,优等生陈寅恪和竺可桢正同桌而读。后来,他们一位成为国学大师,一位则是中国地理学与天文学的奠基人。20年代唱响的复旦校歌,特意宣扬“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成了复旦人持之以恒的学术追求。

按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的说法,当年在经济窘迫、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里,复旦养成了一种不卑不亢的平民气质和务实态度,着眼为社会服务,培养富有职业精神、服务意识的学生。1918年,复旦学生看到不少学龄儿童流浪街头、无力入学,便倡议利用复旦游泳池边的更衣室创办义务平民教育———这成了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最初萌芽。

脚踏实地的服务精神,与独立自由的学术追求,共同构成了复旦人精神气质的重要内容。复旦园里的气息代代传承,贯通于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之间,如同复旦新闻系81级校友在毕业20周年聚会中频频提及的:当年的专业课与分数可能淡忘了,而难以忘怀的,是同学之间的热切沟通与激烈交锋,是复旦当年持续颇久的哲学与人文讲座,是当年一票难求的“青春奖”、“屈原奖”诗歌朗诵会,是不计学分地跑到其他系科去听自己感兴趣的课,是3108与2107教室通宵夜读的长明灯,是每晚关灯后天南海北的寝室“卧谈会”……

这种种当年并不经意的零散记忆,却可能成为滋润复旦人终生的精神营养。

  海纳百川,走向辉煌

———国运兴复旦兴,在新中国高教史上写下华章

复旦的辉煌与海纳百川的气魄,与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光荣历程,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背景息息相关,更是新中国高教成就的缩影。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燕爽回顾说,在国内高校,复旦最早将商科教育纳入民族自强自立的历史叙事中,且大力推崇工商精神,参与促成了上海“包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比如,在辛亥革命前的1905年到1911年,复旦的西学科目就占了2/3。1952年秋,浙大、交大等10余所高校的有关系科陆续并入复旦,复旦由此成为全国院系调整中组合高校最多的大学,云集了苏步青、谈家桢、朱东润、陈建功等大师级教授,不同的人文背景和学术追求互相交流、碰撞、融合,客观上更促成了复旦的兼容并蓄。

2000年,站在新世纪门槛上,时年95岁的复旦迎来第三次发展契机,那便是与同样以严谨求实著称、院士众多的70岁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为拥有医科的综合性大学,这更让复旦的学术资源蔚为大观。

复旦拥有开放的心态。早在“文革”结束后,当多数人对“外国”二字还避之惟恐不及时,复旦大学已毫不犹豫地与国外大学联系,将年轻学者与学生送出国门深造。谢希德,这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也因其崇高人格与卓越才干,成为深受复旦人尊敬与感念的一任校长。

“那时候,我们电光源专业凡有外语能力的年轻人几乎都出过国,大部分人已经回来,都当了教授。”由工人而成为电光源专家的蔡祖泉这样追忆。中国电光源照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与他带领下的复旦电光源研究人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仅1983年至1985年的3年间,复旦大学就与50多所国外大学建立起交流合作关系,到目前已达到100多所。2004年一年,复旦就有637人次的学生赴海外交流。而到复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超过3000人,居全国综合性院校之首。

早在几年前,复旦已经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球化,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而谋求充分的资源。曾在美国一流实验室工作的许田等学者,采用国际惯例创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行首席科学家领衔制,终于研制出一把高效、便捷解读基因的“钥匙”,打开哺乳动物基因库大门。他说:“有了这种宽松的研究环境,有了校领导的支持,在国内也能研究出世界一流成果,培育出的优秀人才不比耶鲁学生逊色。”

在上海生长了100年的复旦,从抢抓对外开放机遇时的聪明灵活,到不作一鸣惊人语的平和务实态度,海派地域文化也融入了复旦的性格。而且,复旦是国内最早由教育部与所在城市共建的重点大学。“大学应成为城市的‘人文森林’而不是象牙塔,必须接触社会,面对现实问题才有生命力”。一位学者这样定义复旦与上海之间的关系。1993年,复旦成立发展研究院,汇集众多学科研究者,开始为上海的腾飞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参考。高水准的专家研讨与每年一本的研究报告,不光让上海市领导兴奋,还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关注。

山高九仞,灿然星辰弘于旦

———大师辈出,托举学术高峰,传承文化衣钵

复旦百岁生日,对于一些教授们来说,礼物之一就是他们在巍峨的光华楼内将拥有20平方米左右的独立工作室,可以有更多时间留在校内,更方便地与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