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策划可谓出版链条重中之重如何抓好出版源头

原标题:选题策划:如何抓好出版源头

何谓图书策划?我的理解是,策划就是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就是围绕图书出版动脑子、想点子、寻作者、找出路,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也就是说,干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预谋、有设计、有准备,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节约成本,如愿以偿地获得成功。

做图书出版工作,是生产精神食粮。要力求出新品、出精品,出党和人民喜闻乐见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书、新书。因此,选题策划是头等大事,可谓整个出版链条上的“重中之重”。

为啥策划:

起好步才能开好局

说起图书选题策划,就好比农民种庄稼,要想苗全、苗壮,五谷丰登,首先要精心选种、育种,有了“优良品种”,收成才有保证。与此同理,做图书出版工作,首先也要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在“选种育种”上下功夫,尤其要运筹帷幄、穷尽智慧,把好图书选题策划关,不得有半点的懈怠与松心。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农民种庄稼,是一家一户,个体作业,如果当年种子未选好,耕耘未跟上,导致减产歉收,还只是个人损失。但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出版机构,如果选题未搞好,“种子”发了霉,出了坏书,那不仅单位“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会给党和人民带来莫大的危害和损失,后果可就严重啦!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出书无小事、出版关全局。做图书出版工作,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下大力组织和筛选好图书选题,在图书出版的源头上起好步、开好头。

图书选题策划,通常分为三个层级:一是顶层设计,是指出版团队的领导班子。俗话说,大雁高飞靠头雁。又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是团队之首、团队之灵魂,自己在图书选题策划上必须有头脑、有经验、有智谋,也必须想在前、谋得深、做得细,真正有那么“两把刷子”,否则,何来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二是中层设计,是指出版机构的部门负责人。这部分人是出版团队的骨干力量,号称“八大金刚”,也是各个部门的“智多星”和“领队”,是出版团队策划选题及落实选题的中坚力量。因此,要特别注意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知识素养和创造潜能,力求顶层设计与中层设计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密切而又协调的良性互动。三是基层设计,是指出版团队的产品经理或图书责任编辑。人常说,军队的基础在士兵。一个出版团队要有好的图书选题策划,要有选题策划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士兵”的作用很重要,“基层”的“能动”很关键。因为,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中层设计,都要有基层的参与和行动,再好的设计和蓝图,也要靠“基层”和“士兵”去领会、去贯彻、去执行、去落实。否则,上头再发令,中间“肠梗阻”,下头不努力,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肯定不美妙。

一个出版单位的图书选题策划,通常又分为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三个层级和三个时间段的选题策划,要紧密衔接、联动互动、相辅相成,并且要上下齐心、融会贯通、“照图施工”、狠抓落实。当然,策划只是预案,计划又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出版机构的领导层,善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审时度势,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已确定的图书选题加以调整、充实,使整个选题方案符合出版方针政策,符合党和人民及图书市场的需求。

怎么策划:

找准热点很重要

如何进行图书的选题策划呢?我以为,主要是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搞好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确定图书选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图书选题策划也是这个道理。选题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灵机一动、坐在办公室里一拍脑袋就能拍出来的。一方面自己要有一定的学识储备和实践积累,懂得图书出版的相关理论与政策;另一方面又要走出办公室、扑下身子,到图书市场上,到广大读者中去看行情、听取意见和建议,而后集思广益、深思熟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各类图书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有的畅销,有的滞销,你要善于从这两者之间找出差距,摸出门道,为自己所用。但是,有一条要记住,焦裕禄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就十分形象地告诉大家,在图书选题策划上,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要追求原创,力求创新。如果想在别人的基础上再弄出一本新书,起码要做到:人有我新,人浅我深,别出心裁,高人一筹。

第二件,策划图书选题必须“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指有令即行、闻风而动,即紧跟党中央、国务院中心工作部署。出书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要为党和人民服务。因此图书选题策划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因势而谋,适时而动。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你就去组织出版有关中国梦的读本和知识解答。如此等等,这就是“顶天”,也叫做顺应时势,紧跟中央。这样策划出来的图书,起点高、立意深,目的性、针对性强,指导性、实用性好。所以,图书选题策划不是随心所欲的随意之作,而是要看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下经常强调的是什么,重点抓的是什么。凡是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全力推进的,就是图书选题策划的“重头戏”,必须闻风而动,紧紧跟上,应势而谋,顺势而出。当然,这里面有“规定动作”,一定要做足做好,同时又要策划设计自己的“自选动作”,力求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出原创、出精品,才能与众不同、不同凡响。

所谓“立地”,是指紧贴地气,紧跟读者,紧跟市场,供其所需,唱好春夏秋冬“四季歌”。搞图书选题策划,要心里装着民众,要善于走群众路线,注意经常从老百姓口中探需求,为读者一年四季“量身定做”适销对路的各种图书。这叫做:“投其所好”,供其所需,“看人下菜碟”,这样策划出来的图书就是“及时雨”“雪中炭”,就是紧俏货,就能卖得动,必有“双效益”。否则,自作主张地盲目印制,其结果不对读者的胃口,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等于是隔靴搔痒、隔山买牛,肯定销不动、卖不好,只能是库存积压、无效劳动,做了赔本生意。我国有13亿人口,图书市场的需求量和潜力大得很。现在,国家又号召建设“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加上全国星罗棋布的农家书屋对各类图书日益增长的需求,可以说图书出版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只要我们紧贴地气、贴近百姓,就一定能够策划出一批又一批适合广大读者需求的好选题,也就能获得丰厚的“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