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优秀介绍课件PPT

《三国演义》优秀介绍课件PPT

PPT内容

赏析《三国演义》
姓名:         刘戗
班级:31012p20
老师:     王老师
2011-11-21
目录
<一>     作者简介
<二>   《三国演义》
   <1>       简介
     <2>     书与史实
     <3>     军事意义
     <4>     艺术成就
<三>      个人感想
<四>       谢谢您
作者简介
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笔记记载: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在1300年到1400年之间。据传说,曾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他生活在元末社会大动乱的年代,对下层人民苦难深重的生活处境有所了解。他所写的小说很多,相传有数十种》现在存留的仅《三国演义》,《隋唐志转》,《残唐五代史》和《三遂平妖传》等。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出创作小说外,还写过戏曲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种。根据一些零星记载和他在作品中对圣君贤相的推崇和表现出的丰富斗争经验,可以推断出罗贯中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并且有一定的军事、政治斗争才能的知识分子。从《三国演义》中他对“圣君”和“贤相”的描写,可隐约推断出他的政治理想:期逢明主,思做良臣。
《三国演义》                 ——简介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遭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史上的重要位置。刻画得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让我们感觉到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的文化历史。
          《三国演义》开创历史小说的先河。至罗贯中把三国历史写成小说以来,文人纷纷效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称谓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处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与发展。
《三国演义》                              ——书与史实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章文承在《丙辰杂志》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五四运动后,反传统文学者积极澄清《三国志》,以对诸葛亮,关羽,刘备等传统正面人物进行在评价,胡适,鲁迅等革新派学者也带头重释《三国演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出于澄清真实历史。再加上毛泽东本人对曹操的个人喜好,新中国学者在改革开放前常继承反传统文学派学者对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解释,援引《三国志》驳斥《三国演义》。
       张飞:正史的张飞字益德,并非演义里的翼德。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著名兵器:名兵器如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倚天剑等为虚构,用以描述人物性格。张飞鞭督邮:为刘备所为,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鞭打督邮。曹操献七星刀:虚构故事,演义中曹操借献刀刺杀董卓未遂,实是曹操认为董卓终必败,连夜潜逃回乡里。
陈宫捉放曹:陈宫在191年开始跟随曹操,不是陈宫捉放曹操,应是另有其人。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事实上只有十一路地方军参与董卓讨伐战,包括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和广陵太守张超,而孙坚和曹操因官职问题而不在名列之中。陶谦当时有参加,贡献粮草金钱等,但未出兵。公孙瓒亦有参与连署,但当时正在对付乌桓而未出兵;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马腾与韩遂当时虽尚未接受招安,但亦不支持董卓(朝廷);青州刺史焦和虽曾起兵,因为青州黄巾复起,所以没有参与会盟,不久病死;荆州刺史王睿本来也有起兵,因为和孙坚有私怨,被其逼死。另外还有陈王刘宠与陈国相骆俊、河南尹朱隽反对董卓而起兵。关羽温酒斩华雄:华雄为孙坚所杀,而且被枭首。三英战吕布:虚构剧情,吕布被孙坚击退。连环计:《三国志》尚未记戴貂蝉之名,但吕布确与董卓侍婢有染。貂蝉: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文学作品中的貂蝉,乃是宋、金、元民间艺人、戏剧家、小说家创造出来的。孙坚之死:由于只带几名随从追击敌军,中了黄祖伏兵,中流矢死于岘山。陶谦:陶谦为人与史实不符。关羽与女性:传曹操与刘备联军围吕布于下邳,关羽曾求曹操赐吕布手下秦宜禄之妻杜氏给他。刘皇叔刘备:三国演义为了显示刘备的地位,把他塑造为继承汉室正统的君主,而为刘备编造了一份完整的十八代家谱,排一排刘备就变成了皇叔,而这个称号正是刘备用来对抗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法宝。史实上,刘胜的儿子刘贞,因为没有按朝廷的规定献纳酎金,而失去侯爵资格,后来又经历战乱及政治纷争,早已家世式微,族谱不明,只知刘备是汉室之胄,辈份不得而知。徐州诛车胄:刘备所为。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非有“土山约三事”。赤兔马:赤兔马在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诛文丑:文丑死于曹军乱军之中。孙策之死:遭刺客暗算不治,而刺客是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奴与门客,并非被于吉吓死。
       还有很多我就不为大家一一列举了。
《三国演义》                         ——军事意义
  《三国演义》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的。写官渡之战,先介绍两军力量的对比。袁绍兵多粮足,拥军七十万。而曹操兵少粮缺,只有七万人。但是战争胜败不但决定于客观军事力量的强弱,而且还决定于主观指挥是否正确于是。继而再攻,各个击破。相反,袁绍自恃强大,没有利用兵多粮足的优势、结果大败而归。实在是指挥不当。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他如赤壁鏖兵、 陵之战等,都写有声有色,雄伟壮阔,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和教训。后来,农民起义的将领们把 《三国演义》当作军事教科书来学习、运用。
    《三国演义》中,有关政治、外交、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读者从中也将获益不浅。
《三国演义》                        ——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三国演义》                         ——个人感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代杨慎所作《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自从被毛宗岗父子放在了评刻《三国演义》卷首后,被后人误认为是对三国历史的总结。
        三国历史自宋、元起,在史学家和说书人的共同演绎下,成为了汉文化中妇孺皆知的一段历史。其中《三国演义》以“三分历史、七分虚构”的形式,描绘了三国时代100多年风云激荡的历史和政治、军事、社会矛盾冲突,刻画了大大小小1000多个人物。
        然而却极少有人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既有历史学家的声音,还包含有民间、老百姓的声音。在过去,人们关注的大多是《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叙事,甚至有研究者将其作为历史事实进行研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将具体分析《三国演义》中民间叙事和史家叙事区别在于何处,三国历史的民间叙事又是从何而来。
“不靠谱”的民间叙事早于史家而存在                   
在中国,三国历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甚至于每个人都可以是三国历史专家。易中天的《品三国》红极一时,其中有许多精彩见解,比如“空城计是靠不住的。其他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也都是无中生有。火烧博望是有的,但那把火是刘备所放,没听说有诸葛亮什么事”,更有“《三国演义》里面那场‘智激周瑜’的戏,就未免滑稽可笑而且荒诞不经了”的精辟言论。
易中天作为一个学院派的史学家恰恰没能解释《三国演义》与民间叙事的关系。史家叙事和民间叙事是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上个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出版《三国史话》,明确提出从历史学角度看《三国演义》不可信的观点,“演义的人是说书,说书的人是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见解的,总不过迎合社会的心理”。
因此,不能用简单的可信或不可信的说法给历史贴标签,历史学家对民间叙事的傲慢与偏见才是当下研究的焦点所在。民间叙事甚至早于史家叙事而存在,早在司马迁为编撰《史记》到处收集民间的材料时,发现关于同一个历史故事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版本。这说明,一个潜在的公共叙事平台,或者说公共叙事领域早于历史记载而存在。
《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中,都包含了部分民间叙事。如《三国志·先主传》中一段刘备童年时的描写,“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桑)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就是来源于民间传闻。此外,如关于诸葛亮的出山,最为普遍的是“三顾茅庐”的说法,但裴松之在注《诸葛亮传》时却引用了野史《魏略》。他对关于诸葛亮出山的多种传言亦觉得“可怪”,不过这正意味着民间的公共叙事早于历史记载而存在。
“拥刘反曹”的史家传统来自民间
魏、蜀、吴三方之中,蜀国的起点和力量对比都是最低的,刘备的出身也与一般市民大众无二,元杂剧中,刘备甚至还有个专有称呼,叫做“孤穷刘备”。一个如此微不足道的人却能成就一番伟业,撑起三分之一的天下,这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而且,力量最为薄弱的蜀国竟然能与强大的吴国和魏国三分天下,颇有传奇色彩。
此外,魏国得天时,东吴得地利,而蜀国靠的是人谋,人立于天地之中,是一种伟大的存在。在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前提下,蜀国的君臣能够审时度势,能够活用智慧,以小胜多,这就是人谋。《三国演义》中用大笔墨写人谋,实际上是赞颂智慧的伟大。因此,对于草根阶级的市民心态而言,蜀国的故事更有意味,最受欢迎。
        《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祸乱观者”
      《三国演义》文本的内涵很复杂,有来源于史书的故事,有来源于野史的故事,还有来源于民间凭空想象的故事。从总体看,《三国演义》有简要与繁密两种文笔,并且两种文笔刚好相对。
       简要的文笔以“温酒斩华雄”为例。关羽与华雄作战具体细节一字不提,只写曹操命人温酒送关羽上战场,“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显而易见,简要笔法是把史实小说化,里面有喧嚷、有夸张,还借听觉效果来写视觉场面。而繁密文笔则以细致为主,如“孟德献刀”一段,是以生动的细节写出董卓和曹操两个人在特定场合的举止和心理变化。
《三国演义》跟《三国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也是民间叙事的一个载体。《三国演义》不论是寓意还是内涵,将史学家、一般知识阶层和草根阶层融合在一起。从文学角度考虑,《三国演义》吸收了史家叙事的基本框架,填充基本框架,让整个故事更加有血有肉的却是民间叙事,简要的史家叙事文笔与繁密的民间叙事文笔相得益彰。正因如此,清代著名史学家张学成,他曾评论“《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祸乱观者”。这种“七实三虚”的说法也证实了,《三国演义》作为文本来讲,它是史家叙事和民间叙事的结合。
艺术缺陷
艺术缺陷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比较有影响的瑰宝,并列入了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但是它的缺点也不少。首先是历史的宿命循环论,如开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毛本中得到强化,还有作者极端藐视黄巾军起义,称之为“流寇”,“反贼”突出了作者的封建思想局限性,还有各种封建迷信在其间如“孙策杀于吉”,“关羽玉泉山显圣”“左慈掷杯戏曹操”等,这都是在阅读时应该剔除的封建漕粕,除了在原著中保留,其它改写本基本删除了这些东西。以及描写方法的一些失败,如“刘备长厚而似伪,诸葛亮多智近似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