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影节今晚落幕新时代光影大戏仍在上演

原标题:新时代光影大戏仍在上演

  本报记者 袁云儿

  又是一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无数影人、佳片齐聚北京,影迷们也再次赴光影之约。今晚,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圆满闭幕。

  论坛上,中外电影人观点交锋,思想碰撞;影院里,近500部银幕经典让观众大饱眼福;路演现场,青年电影人用自己的原创故事吸引影视公司投资人……北影节见证和助力着中国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转变。大幕徐徐拉开,新时代的光影大戏正在上演。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届北影节主题为“家·国”。

  “祖国对我来说就像家,我会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自己的祖国。”13日晚的北影节开幕式上,作为国庆70周年献礼大片《我和我的祖国》中最年轻的创作者,导演文牧野在台上发言,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表达出家的温暖和归属感。在另一部献礼片《中国机长》中饰演川航英雄机长的张涵予则激动感慨,能够塑造这样的时代英雄,非常荣幸和自豪。

  “导演方面不用着急,我们13亿人,有才华的多了,但产业不按科学规律做,中国电影就很难发展。电影也是商品,产业和创作需要共同进步,不是只出现好导演就能成为电影强国的。”在北影节首场重磅论坛上,77岁老导演谢飞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同时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期许,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北影节同样是广大影迷的节日。在面向全社会的“北京展映”中,《庐山恋》《小花》《少林寺》《孔雀》等经典国产片亮相,它们记录着新中国的成长历程,让人惊叹时光的流转。近500部作品,30家商业影院、艺术影院和高校影院,为期5天的集中展映……这些数字体现着北影节为文化惠民做出的努力。

  “北京展映”开票后,一分钟票房即达200万,两分钟突破300万。4K修复版《2001太空漫游》五秒钟便销售一空,创下北影节最快售罄纪录。这种一票难求的盛况,也是“北京展映”历来的一道景观。而且,今年的北京展映采用二次开票,实现错峰购票,在售票方式、地点分布、时间安排上充分考虑到影迷便利,更加亲民。

  今年的天坛奖评选,也同样体现出爱家爱国的共通情感。本届天坛奖共收到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775部参赛影片,地域范围更广,数量更多,风格更多元,质量更上乘。以美国导演罗伯·明可夫领衔的天坛奖评审团,则体现了北影节“大师、大众、大市场”的风格特色。

  以产业为立足点的北影节北京市场,将电影节赋能产业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招商展会、项目创投、行业对话、特约活动、签约仪式,五大板块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各家机构的展位上,电视屏幕上播放着各自的影片和企业宣传片,一张张精美的电影海报和公司介绍整齐地贴在展墙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聚在一起,递名片、聊合作、签合同、谈生意。来自横店影视城的企划胡帅峰说,今年是他们第三年来到北影节设展位,在他看来,无论规模、人气还是组织管理,北影节的电影市场都是国内电影节展的佼佼者。4月19日举行的北京市场签约仪式上,共有77家企业、40个重点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总金额达到309.028亿元,比去年增长18.48%。九年来,北影节电影市场签约仪式的累计签约额突破1319亿元。

  根据电影节发布的《北京电影大数据》,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2018年共推出410部院线电影作品,其中15部票房过亿。201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是609亿元,北京贡献了七成。

  北影节还致力于扶持青年创作者。“注目未来”单元着眼于青年电影人,展映影片、奖项评选,都更为关注电影新生力量。北京市场项目创投则被青年电影人视为“梦开始的地方”,许多初出茅庐的创作者,都是从这里的创投中走出。本届电影节各个主题活动中,都有小板块单元体现对新生力量的重视,如魅力中国“青年电影人培养计划”、青年网络电影MV展播、“中国青年导演崛起之路”行业对话等。


(责编:高星、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