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7 日上午,尽管气温很低,岱岳区角峪镇鹿角村内却非常热闹。村子东北角,老老少少围坐在 " 十字穿心阁 " 旁,津津有味地听着戏。村里请来的演出团队,正唱着山东梆子剧《二龙山》。这次演出,是为 " 观音阁 " 修缮竣工准备的。
" 观音阁 ",独特的十字穿心造型,精巧的设计,不仅让它成为角峪镇的独特人文景观,也是我市目前仅存的 " 十字穿心阁 "、市级保护文物。400 年风雨飘摇,阁子逐渐衰败。如今,经过一年多时间,新修缮的阁子再次与大家见面,老记忆和骄傲,留住了。
历史:" 十字穿心阁 " 为道家观场
站在 " 十字穿心阁 " 外,红墙灰砖,崭新的面貌,让人很难将它与几年前衰败的建筑联系起来。在一片村居中,阁子再也不是那个村民不想去触碰的点。阁子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近距离了解了这座 " 十字穿心阁 " 的过去和现在。
" 道法自然 ",红色的阁子外墙上有新描绘的四个大字,提示着这个穿心阁实为道家观场。据了解," 观音阁 " 建成后,被道家所踞,每年夏历二月十九日为庙会,香火犹胜。至 1947 年土地改革,最后一名道士赵宗淦离开 " 观音阁 "。
在阁子内墙上,记者看到了嵌有清张艾如所撰《穿心阁碑记》,通过这个碑记,我们可以一窥阁子的历史。根据碑记记载:先是康熙间乡民张太芬募资于村中创建观音阁,未成而卒,工程搁置七十余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监生赵润身等合力重构,终成杰阁。阁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观音阁和东西两个配殿及殿前方的一块平地组成。下层平面为正方形,占地 177 平方米,底台高 5 米,四面用不同规格的长方体大石块砌成,层次分明。内里用圆拱式相互对称的 8 层券石叠起,正中心有一块 " 十 " 字形券石,四面各有高 4.3 米,宽 2.3 米样式等同的发券拱门,分别朝东、南、西、北,通连四方大道,所以称 " 十 " 字穿心阁。
衰败:没落五十载渐渐断了香火
记者看到,阁子的下层,四面各开一个券形门洞,相互贯通。中间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 " 十 " 字花,这也是其建筑类型名称的主要由来了。村民们介绍,以前,这里就是村民出入的主要干道,现在,不少人出门回家,仍然会从阁子下经过。" 据老人讲,阁子为什么建,又为什么建在东北方向上,其实是考虑到风水学的。" 村民马元和说,纵观这项工程,在前清时期兴建,以人力施工,可以想像当时是何等地艰巨。从工程的布局合理、样式独特、设计新颖、建造考究来看,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已在传统的风格上,又有所发展创新。
进入阁子,沿着宽窄不一的石阶,记者来到了阁子的上层。这里,新修缮的 " 三圣阁 " 内大气庄严,大红色的门窗,灰色落瓦,其中供奉着观音、关公、文昌三位佛道神像,南侧两边还有两间对称的配房,南墙画着一副倒坐观音像。" ‘观音阁’,其实也就是指的‘三圣阁’。文革时期,阁子遭到破坏。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情况越来越差,神像没了,屋顶也漏了,有不少地方坍塌。" 马元和听老人提起,以前,逢年过节,周围几个村的村民,都会来此供奉香火,祈求平安健康升学发财。后来,随着阁子的衰败,这里断了香火。" 解放后,这里曾设过村委,安过学校,1996 年村委从这里搬出去,阁子基本废弃了。" 村委工作人员介绍。
修缮:新阁基本保留了原貌
如何保护古老的人文遗产?如何留住村民心中的老记忆?市派第一书记古松来到这里后,便与村支部书记马元贞着手联系对接,积极对上争取,想对 " 十字穿心阁 " 进行修复。经过多方寻找合作,阁子最终由泰安木易有限公司全额投资 81.3 万元予以修缮,修缮秉承修旧护旧、保持原样的理念,在保持其原有样貌的基础上加以修缮和保护。2017 年 6 月,修缮工作开始,经过一年多时间,修缮工作基本完成,目前还在进行后续的雕刻装饰等精细内容的添加。
" 按照记载,乾隆五十六年那次可以算第一次修缮。根据记载,第二次修缮是民国 6 年,这次算是第三次修缮了。阁子修好了,大家都很高兴,毕竟这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遗产,比我们的村子历史还早,能留住它,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精神寄托。" 马元和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