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震局解读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央广网西安12月21日消息(记者刘涛)20日,陕西省地震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陕西省防震减灾“十三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内任何地方发生重大地震,救援队伍6小时内就能抵达灾区开展救援。

按照《规划》,陕西2020年将实现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优质高效,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效能显著,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富有活力,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普遍增强,地震灾害对全省经济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减轻,防震减灾能力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陕西省地震局副局长王彩云介绍,《规划》围绕全省“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布局,通过提升“地震监测预报、城乡抗震、地震应急救援、科技创新”四大能力,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文化、信息化”四大建设8项任务,提高陕西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为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十三五”期间,陕西将通过实施“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地震应急灾情评估及烈度协同快速评定系统建设、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系统建设和地震应急指挥环境升级改造四个方面的建设。

陕西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姬建中介绍,将依托武警消防,在汉中、安康、延安、榆林新建4支区域级的基于重型救援装备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并为已建成的救援队完善各类配套装备。同时,还将建立高精度人口、房屋、经济、地震地质等多类应急基础地理数据库及地震风险评估和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省内任何地方发生重大地震,震后1小时内就能给出震灾快速评估结果,2小时内给出地震应急救援辅助决策建议,6小时内救援队伍能抵达灾区开展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