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劝阻事主转账 珠海女警与事主聊到凌晨1点多

  文、图/羊城派记者 吴国颂 通讯员 张军 冯坚

  在珠海市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或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一组组数据,或时不时接听响起的报警求助电话。快速拦截诈骗电话、快速止付涉案资金、快速阻受害人……工作人员紧绷神经、屏气凝神。

  来自珠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的钟丽英、李素荣、邹江珍这三名女民警,已经在反诈骗中心工作多年。每一天,她们都在上演着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她们知道,每一次的争分夺秒都可能为群众挽回巨大损失。

  枯燥数据中发现线索

  李素荣从事反诈骗相关工作已有十年时间。她的工作在外人看来十分枯燥,她需要从一大堆数字中迅速查清涉案资金的流向,分析案情,为研判和打击侦查提供信息支撑。在珠海市反诈骗中心记者看到,一宗普通的电信诈骗案件,银行转账记录可能多达数百条,嫌疑人的取款地点在不断更换。

李素荣在研究案情

李素荣在研究案情

  “过去嫌疑人取款主要通过银行的自动柜员机,现在很多嫌疑人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转账,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特别大的困难。”但李素荣看来,数字虽然枯燥,但每一条记录都是重要的线索,可能会对案件的侦破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每当接到预警信息或发现有群众正在受骗时,李素荣还要立即进行分析研判,与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快速止付。

  钟丽英对同事李素荣的工作很有感触:“她在处理案件时有着自己的优势,不仅细心,而且能沉得住气,而且经常在电脑面前一呆就是一天。”

  数年前,有一对退休夫妇被诈骗了一笔金额,李素荣就参与了案件侦破工作,其间这对夫妇一直和她保持着联系。经过警方努力,近期这对老人终于领回了自己的部分血汗钱。当看到老人脸上笑容时,李素荣知道自己的工作多么有意义。

  劝阻事主转帐直到凌晨

  因为电信诈骗随时可能出现,因此反诈中心民警的工作是“24小时制”。当发现受害人可能受骗,民警会根据工作机制,第一时间进行劝阻,但劝阻工作并不容易。

  去年的一天,已是晚上10时多,反诈中心接到预警:珠海一名事主可能正在被诈骗。民警邹江珍和同事立即行动起来,对事主开展劝阻工作。警方掌握的信息只有事主的一个电话号码,但事主的电话已无法接通。民警解到,事主曾经办理过居住证,但当警方前往居住地后,并没有找到当事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反诈中心的民警十分着急。钟丽英告诉记者,他们开始尝试添加事主的微信,告诉事主可能已经被诈骗了,但对方一直没有回应。直到晚上11时多,事主通过了民警的好友申请。但此时的事主已经被“洗脑”。原来,诈骗团伙告诉事主,因为事主的身份信息泄露,涉嫌参与一起重大案件,为了洗脱嫌疑,事主需要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邹江珍知道,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邹江珍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相关的新闻报道发给事主看。但对自己“参与犯罪”深信不疑的事主并不信任邹江珍,反而认为邹江珍是假警察,甚至将他与真警察的聊天记录发给了“假警察”。“当时心里非常着急,我还把自己的警官证拍给他看了,告诉他真警察是不会让群众转钱的”。

  事主告诉邹江珍,他已经不知道该相信谁了。直到次日凌晨1时多,经过一番耐心劝说,事主才相信自己是被骗了。这一刻,邹江珍和同事才松了一口气。事后邹江珍知道,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事主当晚已经跟同事借了几万元,准备第二天将钱打入“安全账户”。

  羊城派记者了解到,珠海市反诈中心成立以来,共累计封停涉案电话近两万个;劝阻疑似被骗事主一万多人,发短信提醒疑似被骗事主四万多人次,避免经济损失近3000万余元;成功止付涉案赃款一亿余元;返还事主被骗资金17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