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最大股东疑遇3500万“不翼而飞” 双方账单有差异
本报记者 郝成 丹东报道
一天之内,亿元资金进账,3500万元贷款也进账,但随后这笔3500万元却不翼而飞。2018年5月30日,辽宁一家企业调取对账单发现,其在辽宁宽甸农村商业银行(下称“宽甸农商行”)的一笔款不翼而飞,此事发生于2016年6月12日,彼时该企业系宽甸农商行最大股东。
6月5日,针对该笔贷款的相关诉讼在丹东市中院开庭审理,宽甸农商行出示其在5月28日调取的流水却显示,这笔3500万元贷款系“借新还旧”。
《中国经营报》调查发现,目前双方存在多个诉讼,其中就企业最初入股银行一事,相关案件在丹东中院已经审理两年,尚未有判决。诸多诉讼背后,则牵扯出银行改制往事。
针对3500万元及股改等问题,企业表示将向银保监会等部门反映。
3500万无记录消失?
宽甸农商行在2013年进行股改,辽宁至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成公司”)在彼时成为该行最大股东,持股10%。与此同时,至成公司还购买了900万元不良资产。此外,至成的其他关联公司在该行也有持股,且也购买了不良资产。
2016年6月12日,至成公司进行退股,当天,购买方将1亿元资金打入至成公司在宽甸农商行的账户中。也是在同一日,至成公司与宽甸农商行签订借款协议,借款3500万元。
但2018年5月30日,至成公司调取对账单却发现,这笔3500万元在进入账户后,却毫无记录地不翼而飞。
对账单显示,当天记录共29条,倒数第三条显示为3500万元入账,彼时余额为4100余万元,此后支取132.1元后,余额突然变为660万元。这之间的差额恰好为3500万元,但却未显示去向。
此外,当日29条记录中交易渠道显示为三种:“本行呼叫中心”“银联中心圈存圈提设备”“60”。记账员均为“12”。
但6月5日,丹东中院开庭审理宽甸农商行诉至成公司该笔贷款案时,银行方面当庭提交的一份流水却显示,在存入3500万元与支出132.1元之间,多了三条记录:该账户分别支出1200万元、300万元、2000万元。
银行提交的这份流水显示,该记录系5月28日调取。庭上,针对两份流水单的明显差异,企业方面曾多次要求解释,宽甸农商行的出庭人员解释说企业的流水单“可能不全”,但未做进一步解释。
牵出股改往事阴影
开庭中,法院要求双方进一步讲述3500万元借贷的背景,根据银行方面表述,该笔贷款实际系“借新还旧”,且已经多次重复此操作。
而至成公司则称,在2016年6月12日当天,该公司财务人员将相关材料提交后,等银行操作完后进行了盖章,但当时并未注意3500万“不翼而飞”。直到本次诉讼时才调取流水单发现。
此外,至成公司强调,本次银行诉由为2016年6月12日对应之借贷,但若该笔贷款“不翼而飞”,则说明当天所签订的借贷协议并未实际执行。而银行认为,该笔贷款已经进账,并用于偿还旧债。
至成公司在庭上表示,他们怀疑该笔3500万元的历史渊源,与2013年时的股改有关系,且针对股改的相关案件,也在丹东中院审理,但已经审理两年尚未判决。法院也曾问本次诉讼与股改相关诉讼是否有关。
宽甸农商行则强调,该笔贷款与股改并无关系。至成公司还在庭上称,当年股改时存在诸多违规之处,直接导致了今天与银行的复杂局面。还称此前丹东相关部门曾介入协调,但未有结果。
整个开庭中,双方对事实争议较大,尤其在3500万元是否不翼而飞一事上,双方互不认同,至成公司则请求法院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