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由北京青年報社舉辦的“九思作品創作研討會”在北青大廈10層會議室舉行,專家學者、熱心讀者等在會上就九思筆下的清言小品展開了深入的創作研討。
2018年7月1日,《北京青年報》開始刊載九思先生的清言小品,目前已連續刊發200多首,在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此次座談會的一大亮點便是邀請了4位讀者代表,他們在會上不僅分享了各自的閱讀體會,還即興朗讀了九思的作品,收獲一片掌聲。
老出版人趙珩在談到他眼中的九思時表示:作者涉獵非常廣泛,並能把他所得到的與別人分享,這很簡單,但也很高尚。資深媒體人李喬認為九思是“一粒讀書種子”,具有思想者的潛質,並且能做到潤物細無聲。
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周絢隆認為,九思的作品是讀書隨筆,把自己的閱讀過程、自我修為和家國責任聯系起來,從個人的角度提供了一個方向。
北京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安東講述了他所接觸的九思:“為什麼叫三平齋?就是有平淡、平凡、平常心。君子有九思,三平就代表九思這個人的人生態度、精神追求。”
北大中文系張頤武教授認為九思的作品很耐讀,在細節上講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在人生的大境界打通了生死觀、名利觀,對年輕人特別有幫助。文/本報記者 李喆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