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復興號”上的詩和遠方

原標題:春運“復興號”上的詩和遠方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配樂響起,旅客們跟著哼唱。一千多年后,李白以此形式“現身”時速超300公裡的“復興號”。

21日,春運啟動。今年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依然是“世界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但與往年相比也有不同,比如G9277次列車上的這場詩會。

鐵路系統員工和本地藝術家一起,表演《關山月》等經典詩歌和一些原創作品。乘客們先是傾聽、鼓掌,后來陸續有人毛遂自薦、拿過話筒朗誦喜歡的詩歌。

記者隨機採訪二十余位旅客,大多是在上海、江蘇工作的安徽人。今年“復興號”首次“服役”春運,他們感到新奇,車上還能看節目,更是意外之喜。

安慶人王澤華一直在蘇州打工,“春運”兩字對他而言意味著一年一度的考驗——回家過年的期待和路途的擁擠疲憊交織。今年不一樣,和老鄉工友在網上順利買到了票,雖然站著,但列車裡寬敞、干淨,有節目看,時間過得特別快。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南京客運段黨委書記楊翠坤說,詩會是客運段的創新品牌。選擇這趟列車,因為沿途經過“詩城”馬鞍山和有“千載詩人地”之譽的池州。總之,是為了讓旅客歸途更有年味和人情味。

“火車上聽詩歌,這就是傳說中的‘詩和遠方’吧。”幾個穿著時尚、在上海工作的小伙子聊起,現在高鐵上都能上網,愜意地拍照、發朋友圈秀一下“歸鄉路”,以后有了5G會玩得更盡興。

變化的不僅是網速。與以往“大包小包、肩扛手提”相比,如今絕大多數旅客隻帶一個行李箱,至多加一個背包。表情看起來也很淡定,見不到慌亂。

在南京客運段工會主席陳靜美眼裡,“復興號”代表國家現代化的科技水准,它與古老詩歌相遇,是一個奇妙的組合。

“這麼濃烈又溫馨的詩意情懷,對孩子來說,特別有意義!”帶著5歲女兒回安慶探親的王女士難掩激動,不光是孩子,自己通過詩會也學到新知識,比如李白、杜牧等都在安徽寫了許多著名的詩句。

G9277次列車由上海開出,途經江蘇進安徽,橫穿長三角。當被問起是否了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王澤華笑言自己不熟悉“高大上”的政策,但他能感受到“家越來越近、生活越來越方便”。

G9277次列車長說,每節車廂可坐90人,春運期間可加售不超過10%的站票,盡量保持乘坐的舒適度。

春運期間訂餐服務升級,旅客在開車前1小時還可以訂餐,不用下車、出站就能將沿線特產美食帶回家。

“我們千裡迢迢、滿載而歸,就是為了吃上一口老母親年前腌制的咸肉,妻子所做的豐盛的年夜飯﹔就是為了抱一抱,即將又長了一歲的孩子……”詩會結束前,鐵路員工們集體朗誦了這首《開往春天的列車》。

列車飛馳,窗外山水相依、陽光正好,身旁的歸人眼中有亮光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