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北京冬奥恰逢其时 中国冰雪产业迅猛发展

  中新网上海1月25日电(记者 缪璐)“国家政策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持,民众对体育项目的关注,赛事转播方面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些都表明冬奥会来中国恰逢其时。”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接受中新网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说。

  眼前的杨扬,一身灰色大衣配墨绿色围巾的商务装扮,尽显优雅、干练。举手投足间,仿佛依稀可见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时,身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杨扬,游说其他委员时从容不迫的身影。

  彼时40岁的杨扬正怀着二胎,尽管作为高龄产妇,但她却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去找委员们聊天,介绍北京在举办冬奥会方面的优势。杨扬说:“我特别喜欢别人提问题,他提问就说明他在乎,我就觉得有戏。”

  “当时很多人觉得,不下雪和冬季运动项目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够,是北京申办冬奥的硬伤,但实际上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不下雪就用人造雪,现在很多国际型赛事都这样做,专业技术人员不够,可以人才引进。”杨扬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一个分贝,“但中国的赛事组织能力,比赛接待能力,以及中国可以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却是无可替代的。” 

  北京申办冬奥会时,曾向世界承诺,将带动“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冰雪产业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2018冰雪产业高峰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达3976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3年仍将持续增长。中国冰雪赛事数量也逐年增加,参赛及观赛人员数量增长,参赛格局也呈现多样化。

  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第一位个人全能冠军、中国冬奥首金的获得者,杨扬5年前在上海创办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成为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一员。如今,飞扬的学员已有上千名,并与20多所学校(幼儿园)在体育课上合作,普及冰上项目,5年内更培养了9名选手进入中国国家集训队。

  一边当着国际奥委会委员,一边教小朋友滑冰,如此“接地气”的行为,在杨扬看来,除了是对滑冰这项运动的“回馈”,还是对自己所处职位的有益补充,“运动员是体育运动推广的一个无形资产,同时飞扬的工作,也让我在国际组织提建议时更能说到点子上,因为我有真正的实践。”

  近日,为了在南方城市普及推广冰上运动,杨扬将户外真冰冰场搬到了上海东方明珠塔下,这块面积达600平方米的“星空冰场”花费了数百万元人民币。

  “当时提出这个项目的时候,我顶着巨大的压力,公司的团队都反对,预算可以算出来,光靠门票完全没办法达到收支平衡,这样一来,如果没有赞助,真的支撑不下去。”现在回忆起来,杨扬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刚开始,杨扬只是抱着“试水”的心态,没想到开业后不久,一天就有600余名参与者。“我之前以为持观望态度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大家都愿意到冰上感受一下,而且不仅有上海本地人,连外地游客也参与进来,前两天还有一个外国商会来包场。”说到这儿,一直端坐着的杨扬开始晃动起身子,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从运动员到到将第一块户外真冰冰场带到上海,杨扬的角色几经转换,“你怎么老是有新事”也成为朋友给她的“标签”,但杨扬显然十分喜欢这个人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不停地探索新东西,就是我的梦想。”

  杨扬笑着解释道:“就像冰场运动我一定坚持用真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别人实现不了的,才能体现我的个人价值,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