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吴敬琏为何与中共总书记吵得面红耳赤?

核心提示:吴敬琏也认为赵紫阳讲的不对。于是,两位学者与领导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辩论,以至于争得脸红脖子粗,10多位部长在一旁面面相觑。

1988年吴敬琏为何与中共总书记吵得面红耳赤?

本文摘自:《环球人物》2013年第29期,作者:余亦青,原题为:《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清扫道路》

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时,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10个年头了。经济改革的重心也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开启了全面改革的历史。此时的中国经济,一方面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又未能摆脱“过热—紧缩”循环的怪圈。

1984年,中国经济就出现了社会需求过旺、工业发展速度过快、信贷和货币投放过多、物价涨幅过高、经济秩序混乱的苗头,被称之为“四过一乱”,尤其是价格双轨制和“官倒”现象比较严重。在1988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对“官倒”现象猛烈开火,引起高层的关注,并下决心对价格进行改革,也被称为“价格闯关”。但“价格闯关”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诱发了全国性抢购风潮。

专家和总书记激辩

要弄清“价格闯关”的由来,还得从“价格放开”说起。

198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门从即日起调高粮、油、糖等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5月,国家放开肉、菜、蛋、糖价格,市场上有一些抢购和议论,但总体平稳。

5月25日至2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召集中央10多个部委的领导人开会,商议价格改革事宜。与会者中有两位经济学家,一位是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刘国光,一位是时任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的吴敬琏。会上,各部委领导都同意立即进行“物价闯关”。刘国光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由于连续几年的物价上涨,民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正在形成,年初开始,各地已经发生了零星的抢购风潮,如果立即进行价格改革,势必促使通货膨胀预期完全形成,并爆发全面的抢购风潮。所以,应当先用一两年时间治理好经济环境,再来进行价格改革。赵紫阳反对刘国光的意见。他说,你们这些经济学家的思想就是有框框,以为高速度一定会有高通胀,要求先治理环境,再放开价格。他援引韩国的经验说,韩国就是先通货膨胀,后治理,打“时间差”,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经验。

吴敬琏也认为赵紫阳讲的不对。于是,两位学者与领导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辩论,以至于争得脸红脖子粗,10多位部长在一旁面面相觑。

当时,国家体改委体改所一行人正在拉丁美洲访问,他们从大使馆给赵紫阳和国务院领导发来电报,力陈高通货膨胀没有什么可怕,拉美的经济十分繁荣。于是在第二天的讨论会上,气氛缓和了下来。赵紫阳坚持他的观点,认为通胀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便发生了,也不可怕。结果,“价格闯关”的决策就这样敲定了。

5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扩大会议,决定对物价和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国务院物价委员会提出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认为物价改革这一关非过不可。这个初步方案经8月5日至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后,提交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8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公报一经发表,很多人认为“价格闯关”马上就要开始了。当天,各地就出现了抢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