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张其元(左一)和亲戚在他开的第一家快餐店门前留影。
张其元夫妇多年后重返大陈岛。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响应号召
1955年,是张其元与戴婕嬃永远无法忘却的年份。
那一年,17岁的温州少年张其元初中毕业,比他小两岁的戴婕嬃在温州城区的副食品厂上班。这年11月,“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发布,两人一听到号召,都报了名。
1956年1月29日,距离春节还有13天。在温州人民广场,近3万市民为207名青年举行了欢送会。这群青年的平均年龄不满18周岁。
82岁的张其元清楚地记得,从温州出发的车,开了4个多小时后到椒江。“大家分批坐了几辆大卡车,没有顶篷的,一路都是土路,到椒江时个个灰头土脸。”
“但我们的情绪一直都是高涨的。”坐在他身边的妻子,80岁的戴婕嬃笑着补充。
那年的1月31日,冷风中,青年们从椒江码头出发,在将近5个小时的航程中大家吐得不成人样,几乎绝望时才看到了大陈岛的轮廓。
因为没有码头,船无法靠岸,青年们是由驻岛部队的解放军轮流背上岛的。
“当时岛上除了部队,就只有十来个人,是椒江的渔民,都是老人,在岛附近捕虾。岛上有被烧毁的渔船、被扯烂的渔网,一盏灯一条狗一只鸡都没有。那种荒凉的感觉,真是无法形容。”张其元回忆。
这样的岛,垦荒的方向是什么?经过开会,大家还是选择先向土地要成果。
历经千辛万苦,戴婕嬃和女队员们手上的血泡都变成了老茧,种植终于获得了丰收。
与此同时,大家也慢慢发现了大陈最大的“金矿”——天然渔场。
“别的成绩我们可以不谈,但是大陈的渔业事业,是我们垦荒青年打下的基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张其元老人不自觉提高音量。作为当年下海捕鱼的青年之一,他对此非常骄傲。然而捕鱼不像种田,难度远超这些刚获得陆地丰收的青年人的想象。
青年与海
1956年下半年,垦荒队开始组建渔业队,队里专门请来了老渔民做师傅。上了船,张其元和同伴们才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次怎样的挑战。
“吐浪”,是他们经历的第一课。
渔船上浓重的鱼腥味熏得透不过气,船身随浪颠簸不定,24小时都是如此。张其元不停地呕吐,吃掉的食物吐空了,又吐出了黄色的胆汁。
在老渔民的指导下,他们强迫着把“饭锅焦”铲起来,涂上猪油和红糖当饭吃,吃了又吐、再吐再吃,一直重复着。实在难受了,张其元就用拳头顶住肚子,强迫自己适应。
吃苦的不只是男队员,张其元告诉记者,他们渔业队另一个骄傲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队员,她们也上船参与过捕鱼。最终,渔业队不仅大丰收,还为大陈岛建立了大黄鱼、墨鱼等等后来成为招牌产品的海鲜产业链。“大陈岛上有一个‘友谊俱乐部’,就是为了庆祝我们当时捕捞大黄鱼大丰收建的。”张其元自豪地说。
“我在海上吃了不少苦,差点就‘留在’海上了。”戴婕嬃红着眼睛讲述了她的经历。
1958年,垦荒青年们开始养殖海带,戴婕嬃成为海带养殖大队的一员。她所在的小组,在竹屿岛进行养殖。
戴婕嬃永远记得,那一天是周六,她和队员们想着当天摇着舢板回一次大陈本岛,因为当天晚上岛上放映电影,作为7人小组中唯一的女队员,她对看电影这项唯一的娱乐项目特别在意。他们想着,看完电影,第二天再摇回竹屿岛去。
带着好心情,他们上了小船,没想到那一天风浪突然变大,小舢板很快就被波浪带到远离岛屿的洋面上。“我当时看着队员中的两位男青年,他们年龄最大。其中一人安慰我说,没事的,他知道再往前就是一个岛。后来我才知道,他是瞎说的,他当时和另一个男青年私下说‘这次死定了’。”
一直漂到当天下午5点,惊恐的队员们才真的看到一座不知名的小岛,拼命登上小岛后,他们遇见了两位在岛上种番薯的老人。老人们甚至不知道竹屿和大陈在哪里,但仍旧热情地炖了一锅番薯给他们吃。
“围着篝火,那一餐番薯,我们吃得非常感动。但是吃完休息一夜,我们虽然怕,还是要下海,因为我们知道不回大陈的话,会出大事的。”
又是一番漂泊,最终他们摇到了温岭石塘镇下属的一个岛上,在岛上的乡政府食堂,吃了一餐饱饭。“领导给我们做了7斤米,我们吃得一颗不剩,实在太饿了。”
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几人摇着舢板,重新登上了大陈。
“一上岛,我才知道大家都急疯了,大队已经出动好几艘船去找我们,大家都说,你们再不回来,要派飞机去找了。”戴婕嬃边说边抹眼泪。
这桩“海洋漂流记”发生时,已经和戴婕嬃确定恋爱关系的张其元正在沈家门渔场捕鱼,事情发生一个多月后,他从大队回岛后才得知。记者询问他当时的感受,老爷子淡淡一笑:“在海上作业,比这种更艰苦的事我们都经历过,当时想的是人没事就好了。”话虽如此,老爷子说话时,也湿了眼角。
代代相传
经历了共同奋斗、激情燃烧的岁月,张其元和戴婕嬃在1962年结为夫妇。当时有不少青年男女走到了一起,但像张其元和戴婕嬃这样在垦荒任务结束后才喜结连理的,非常少有。
“我想得很明白,没有稳定的收入是无法支撑起婚姻的。”张其元笃定地说。离开大陈后,张其元进入黄岩水产公司,戴婕嬃去了台州绣衣厂,前者负责在渔轮开机器,后者则成了一名女工。工作稳定后,两人正式结婚。
他们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第二次艰苦的奋战。
“我在绣衣厂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四个孩子了,三男一女。随着日子一天天过,我们发现养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到1991年我退休时,家里用钱的需求却是最大的,四个孩子都到了适婚年龄。”
时年51岁的戴婕嬃决定做点小生意,他们的创业灵感来源于在大陈岛那段经历中积累下的情谊。一位和两人同一批垦荒的女队员建议夫妇俩试着做“松糕”卖卖看,夫妇俩尝过松糕美味后,说干就干,和这位女队员一起做了起来。
每天天蒙蒙亮,张其元夫妇就起床,用面粉配以红糖、芝麻、花生、鲜肉等食材制作松糕。成品放入一辆手推车,就在绣衣厂门口叫卖。
“我做是做了,但是到门口,就让那位队员和我老婆叫卖,那时候我还开不了这个口啊。毕竟受集体主义教育的,做生意叫卖,心里还有障碍。”张其元笑道。
没想到厂里的领导吃了,就向戴婕嬃下订单,订单的量把夫妇俩都吓住了。“向我订3000个,要给厂里员工当正餐吃。我吓死了,这哪做得出来。”戴婕嬃笑道。
话虽如此,创业生涯第一桶金的驱动力还是让夫妇俩上了发条,他们和那位女队员一起做了24小时,完成了900个松糕。张其元感叹,在船上干活被磨破手都没觉得疼,那一天一夜搓米团磨破手,竟然觉得特别累。
此后松糕生意一发不可收,有人甚至从几公里外骑着自行车来买。一天,一位客人对戴婕嬃说:“太好吃了!要是能有地方坐,再来碗稀粥慢慢吃,就更好啦。”
这一句话,促使了闻名椒江的一家快餐店的诞生。
1994年,戴婕嬃和张其元在椒江解放南路租下一间店面,开了一家快餐店,最初的名字叫“温州快餐”。夫妇俩用真诚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低廉的价格,为快餐店创下了良好的大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