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银行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444,44.44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股票代码为“600928”,该代码同时用于本次发行的初步询价及网下申购。
本次发行网上申购代码为“730928”本次网下发行申购日与网上申购日同为2019年1月23日(T日);其中,网下申购时间为9:30-15:00,网上申购时间为9:30-11:30,13:00-15:00。投资者在2019年1月23日(T日)进行网上和网下申购时无需缴付申购资金。
该行2018年上半年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从2017年末的1.56%和0.71%大幅升至17.27%和34.09%。同时,尽管加拿大丰业银行以19.99%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但关于该行的真实实控人,外界也有不同解读
尽管中加两国关系正处于相当微妙的时刻,但位于多伦多闹市68层高的斯克细亚广场,更准确地说,是将此地设为总部的加拿大第三大银行丰业银行(Bank of Nova Scotia),还是收到了来自东方的一份礼物,就在后者农历新年到来前夕。
只经过两个多月等待,西安银行日前正式获得了证监会核发的上市批文,继而即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首家A股上市银行。这也是2019年自江苏紫金农商行(601860.SH)、青岛银行(002948.SZ)后第三家亮相主板市场的银行。而加拿大丰业银行恰为西安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
事实上,相较于那些难产的同业,西安银行IPO之路相当顺利——始于2017年1月,虽然一度遭遇“中止审查”事件,但排队静候两年便得偿所愿是个很理想的结果。
不过,鉴于A股市场当前整体环境及该行不良资产高发的状况,市场人士对西安银行上市以后走势及投资者打新收益持审慎态度。
小心驶得万年船。以抢先一步登陆A股的紫金银行与青岛银行为例,截至1月22日收盘,前者6.73元/股表现较上市后高点已回落14.6%,而后者5.95元/股报收则较高点蒸发23.2%。最重要的,两家银行市值也只是录得303.5亿元和217.8亿元。
股权变动频繁
每家银行的上市之路,各有各的曲折。
在西安银行寻求IPO过程中就曾遭遇“中止审查”事件,之后披露的原因是签字会计师变更所致,总算是虚惊一场,但也一定程度上延误了该行的上市进程。此外,其股东变动始终为市场所关注。
西安银行的前身为西安城市合作银行,由西安市原41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西安市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股东、西安市财政局等9家企业于1997年共同发起设立。1998年,更名为“西安市商业银行”;2010年再次更名为“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银行”。
2000年—2017年,西安银行先后进行过八次股权变动,其中在第四次变动中引入了加拿大丰业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两家境外金融机构。而随后的第七次和第八次股权变动中加拿大丰业银行再次增资认股。最终,丰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占到发行前总股本的19.99%,进而成为西安银行第一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目前作为西安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加拿大丰业银行(下称丰业银行),持股19.99%;第二大股东为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75%;第三大股东为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西投控股)。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外界普遍认为基于第一大股东变更,西安银行实控人已发生实质性变动。
招股书显示,2014年3月,西安银行董事会作出决议通过了《增资扩股方案》。当年4月确定了增资扩股的发行价格为每股3元,实施增资方案后,该行的注册资本从30亿元增加至40亿。其中,丰业银行和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公司分别以货币资金增资2.3亿股和6亿股。上述增资完成后,丰业银行的持股数从5.6988亿股增至7.996亿股,持股比例由19%增加至19.99%,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然而在发审会上,西安银行却最终选择认定西安市人民政府为实际控制人。理由是:“本行股东西投控股、西安经开城投、西安城投(集团)、西安曲江文化、长安国际信托、西安金控、西安浐灞管委会及西安投融资担保基于行政关系、股权关系或协议安排成为西安市人民政府的一致行动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述8家股东合计持有该行股份12.11亿股,占总股本的30.28%。
另据了解,西安银行获批上市的消息甫一传出,就在当地一些小圈子迅速传开,部分持有原始股的个人更不断收到恭喜的问候。
无论对于丰业银行,还是那些普通的原始股拥有者,这真的意味着藏宝洞的“芝麻开门”?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不能过于乐观”。据悉,今年首家上市银行股紫金农商行在认购阶段就有112万新股遭到弃购,且弃购率远超中签率。注意,这也是近两年上市银行新股中弃购比例最高者。至于青岛银行的弃购率则与中签率持平,但在上市第三日就已开板。市场人士就此预计,西安银行的打新收益“相当一般”。
不良资产高发
经调查后发现,西安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过数次规模较大的不良资产剥离行动。
第一次发生在2007年,将本息合计24.43亿元(其中账面本金19.04亿元)的不良贷款转让给中国信达陕西省分公司,转让价款为13亿元。据了解,本次转让还得到西安市财政的专项补贴2.3亿元。
在2007年不良资产转让的基础上,2009年该行又将本息合计9.51亿元(其中账面本金6.75亿元)的不良信贷资产及账面金额3.26亿元的非信贷资产转让给中国信达陕西分公司,此次转让价格为3.32亿元。同样,银行方面又一次得到西安市财政的专项补贴1.68亿元。
实际上,2007年、2009年的两次剥离的都是形成于2006年之前的历史不良资产。然而也正是由于西安市财政合计近5亿元的专项补贴,对于谁才是该行真正的实控人,外界才有了不同的解读。
在卖断不良资产的同时,该行还频频施展财技扩充自身的资本金实力,其中就包括通过财务重组增发新股超过13.14亿股,增发价格为每股1元,最终令增发后的总股本达到30亿股。公开资料显示,参与增发的战略投资者包括中国信达、丰业银行和西安财政局,而三方均以现金增资使前者净资产比例得以大幅提高。
或许缘于未来上市的考量,但更大可能是新的不良资产重新开始凝结,2015年该行再一次将本息合计3.32亿元(其中账面本金2.98亿元)的不良信贷资产以2.9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中国长城西安办事处。此次不良形成时间是在2014—2015年间的次级类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