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成为理性消费者

  家长要成为理性消费者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消费社会”,人们的一些消费需求不是来自真实的需求,而是被厂商、广告商所诱导出来的。生产者经常通过人为制造出一些消费需求,目的是销售人们可能并不实际需要的产品。比如一些厂家为了销售他们的老年营养品,便通过各种营销活动,让老年人相信他们的健康确实需要这些营养品,从而变成营养品的消费者。商家要使大多数老人相信,他们的确需要这种产品。在制造这些消费需求的过程中,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厂家会通过各种活动将老年人组织在一起,老年人互相分享经验,使得原本不相信营养品的老年人也会相信,甚至成为积极的消费者。

  在中小学校外培训领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为建构起来的消费市场。现代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规范的学校教育,使居民在就业前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实现社会化。社会现代化与学校教育的普及密不可分,学校教育承担着最主要的教育功能,学校之外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提供一些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比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对一些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比如在艺术、体育等方面具有一定天分或潜力的学生)提供专门的教育培训。然而,现在校外培训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造成一种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接受校外培训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市场是这个产业所制造出来,学生的需求也是被诱导的。

 

  特殊教育的普遍化是制造需求的重要手段。校外培训本来是为孩子提供一些个性化教育,比如学校教育可能不能满足一些有特殊天分的孩子的个体化需求,包括音乐、体育或者数学等,但是校外培训正在把这些个性化教育普遍化,似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学习钢琴,学习美术,学习冰球,如果没有给孩子在小的时候提供这些教育,似乎就是家长的失职,特别是对于望子成龙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家长来说。个性化的需求变成普遍的需求,于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就被制造出来了。

  让孩子能够出头是校外培训的另一个重要吸引力。学校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语文、数学等知识的系统教育,但是要想使自己的孩子能够超出同龄人,从而成为同龄人中最出色的,那么就要给他超出同龄人的教育,所以许多英语、数学和语文的课外班纷纷出现。参加了课外班的人获得了知识的强化,这反过来刺激那些没有参加课外班的学生也要参加课外班,这样才能重新回到同等水平的竞争上,于是所有孩子都要参加课外班,还要参加最好的课外班。别人的孩子参加课外班就成为自己孩子参加课外班的理由,如果孩子参加课外班以后成绩有所提高,那自然要坚持参加课外班;如果没有提高成绩,那就更需要参加课外班,而且要参加更好的课外班。

  校外培训更是通过考级来不断巩固这样一个消费市场。正像一些消费者需要名牌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一样,各种考级和证书也是一种校外培训的炫耀品。大部分的学生参加了许多课外班以后,考级和证书就成为最好的刺激和炫耀。对于孩子来说,获得一个证书是一种刺激;对于家长来说,一个级别证书也是一种炫耀。

  在制造这样一个巨大产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家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很多时候,家长通过相互暗示和自我暗示,不断产生一种校外培训的焦虑。如果一个孩子进入一个一般的学校,家长就会想,如果孩子进入的学校一般,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成功,就需要更强化的教育,所以需要去上课外辅导班;如果幸运地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也会自我暗示,周边的学生都那么出色,要想表现更好,就更需要上辅导班。在家长的互动中不断讨论要学习什么,要去上什么样的校外辅导班,从而形成相互的暗示——上课外辅导班成为普遍现象,不上反而成为异类。

  作为一个产业,校外培训的迅速发展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学生的家长,必须要成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首先要认识到,这个市场给家长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消费品,对于那些有真实需求的学生来说,校外培训可以满足家庭的一些特殊需求;其次也要认识到,同所有其他消费品市场一样,这个市场上也存在故意夸大或虚假的宣传,并非所有孩子都需要校外培训补充,也并非所有的校外培训都是有效的;第三,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把孩子放到课外辅导班也许可以学习和巩固一些知识,但同时也减少他们游戏、自我发展和自我选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