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如何差异化发展?农业农村部讲了这三点

  中新网4月19日电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19日在谈及如何推进农民合作社差异化发展时表示,生产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考虑生产发展问题。此外,合作社、农民和一些龙头企业各类主体之间应该有一个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

3月14日,苗族妇女在白芨种植大棚内劳作。贵州省丹寨县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的“连锁种植模式”,依托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推进中药材培育种植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发展贵州特色中药材培育和种植。截至目前,带动丹寨县114个村,124个合作社,近千名农民发展白芨、太子参、仙草等中药材种植,2017年,农户人均增收约5000元,现代中药材种植已成为贵州省丹寨县农村精准脱贫的“新路子”。/p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妇女在白芨种植大棚内劳作。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农业农村部19日上午就联手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怎样激活或者帮助合作社差异化发展?

  张天佐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市场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后,农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生产什么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考虑生产发展问题。”

  张天佐还称,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类市场主体,主要是引领分散的农户来发展农业生产。国内从事种养业生产的合作社占到整个合作社总量的70%以上,合作社在种养业产品的生产方面,首先要面向市场来选择你产业的方向、产品的类型,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都一哄而上,一哄而上最后大家都不挣钱,市场需要不了,所以首先要研究好市场需求。”

  张天佐提到,第二,要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来引领农民发展主导产业。产业的选择一定要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基本条件,而不是盲目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选择性发展。

  第三,合作社、农民和一些龙头企业各类主体之间应该有一个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一般来说,每一类主体在市场的整个产业链里都有最佳的功能定位。比如田间地头的生产、分散的养殖这是农民最擅长的,这些环节应该交给农民去做。合作社主要是起到组织协调作用,解决一家一户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共性的,或者农民做不了、做不好的环节,比如生产资料的统一购置和销售、产品品牌的培育,还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这些工作合作社是擅长的。作为企业,就应该在产前、产后两个环节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张天佐表示,在差异化发展方面,选准了主导产业,一定要在产业链里把各类主体聚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此外,农业农村部还有很多的公共服务要跟进,比如市场信息的发布、科学技术的推广、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