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百年老校悠长记忆

首府百年老校悠长记忆(图)

 
土默特学校  

文/本报记者 奥妮莎 苏日娜 金 丹 摄影/本报记者 辛永红

  100年,是一根根参天的栋梁;100年,是一方方坚实的砖瓦;100年,又像是一支如椽的巨笔和一本厚重的史书。如今,记者走访了首府几所百年老校,追寻当年学子和老师的记忆,感受百年老校的历史变迁。

  土默特学校:革命摇篮

  建校时间:1724年

  前身:土默特官学

  现在地址:玉泉区文庙街

  特点:民族学校

  “因为这是一座民族学校,所以它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既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培养民族人才。目前学校正在不断发展,相信它的未来一定会拥有更多的荣耀。”校长付石柱

  11月22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刚走进校园,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便在耳边响起,原来,这是该校的下课铃声。位于玉泉区文庙街的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初名为土默特官学,200多年间,数次更名,于1978年秋复校,复校时,校友乌兰夫同志亲笔题赠校名土萌特学校,不久更名为土默特学校。1996年,送走最后一批小学毕业生后,正式成为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重点民族中学。

  近代塞北涌现的许多仁人志士,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奎壁、吉雅泰、佛鼎、贾力更、高布泽博等都曾在该校就读,并走上革命道路。自治区三任主席乌兰夫、布赫、云布龙都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该校信息办的额尔登对学校的校史很是了解,他极力推荐记者首先参观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文庙。走进文庙,记者看到,四面墙上都装裱着不同年代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革命时期的油画还是那样色彩鲜艳;只要是毕业于本校的优秀学生,文庙里都能找到关于他们的故事。

  记者在文庙的西墙上看到十几张大照片,这是1907~1950年间,该校学生的毕业照。“这是1920年二班学生的毕业照,这里有李裕智,1927年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建立后任前敌副总指挥兼第一军司令;这张是1916年时学生的毕业照,这里有荣跃先,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这是1923年时四班的学生,这张照片里还有乌兰夫同志。”这十几张黑白毕业照的下面,都标注着这些毕业学生的毕业年份、班级和优秀学员的名字。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的现任校长付石柱就是本校的毕业生。1980年,付石柱入学直至1986年高中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被分回母校任教,一待就是26年。“因为这是一座民族学校,所以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既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还要培养民族人才。目前学校正在不断发展,相信她的未来一定拥有更多的荣耀。”付石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