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尺落下后,压力是否化为动力?

  一些基层单位出现问题后,主官为什么背着包袱爬不起来?部队士气为什么难以提上来?开展工作为什么总是放不开手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重视去做问责追责的“后半篇文章”,最终挫伤了官兵的积极性。

 

  关于问责追责,笔者近日听说这么两件事——

  去年初,某连出了个状况:班长体罚战士。消息不胫而走,处理通报也很快下发了。后来,这个连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拔得头筹,其他各方面工作也不错。年底,上级决定给他们申报先进连队。

  某技术队也遇上烦恼。去年4月,一名战士违规饮酒。处理完后,在上级的大小会议上,此事反复被提及。技术队主官有些灰头土脸,想到“年初出事白干一年”,对付着过的工作态度也越发明显。

  上述两件事,包含着基层建设的几个“问号”:问责追责如何做到精准、力避泛化?责而不容的现象还有多少?板子落下后,负面情绪怎么消除?这些都是基层官兵很关注的问题,解决不好,压力就难以化为动力。

  这几年,基层部队普遍感受到:随着部队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加大,土政策土规定少了,定责和处理都依据条令法规,大家的心不再像以前那样悬着;而对失误错误区分对待,该容错的大胆容错,更是为充满闯劲的同志壮了胆、撑了腰。可以说,大环境的变化,基层已经受益。

  可即便如此,谈“错”色变、望“错”生畏的状况依然存在。一位营教导员说:“现在部队体量大了,上面三令五申,我们精神紧绷、步子谨慎,肩上从早到晚都扛着‘别出事’3个字,仅为此就消耗掉很多精力,别的工作也打了折扣。”据了解,“怕打碗而少刷锅”并非个例,因为他们见识过“碎碗者”的代价和教训,“既然错不起,不如求稳当”。

  强化追责问责,让失职失责者承担应有责任,旨在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然而,在一些单位,问责追责这个督促手段却没有用好。比如:问责泛化简单化,急于亮明态度、给个交代,欠缺精准度、科学性;把处理、通报当结果,搞“一问了之”,不帮助其甩掉思想包袱、重拾信心;对被问责者带有偏见,只见其过错、无视其成绩,甚至以瑕掩瑜,等等。

  落下的戒尺,不仅要有法的严肃,还要有爱的温度。某旅政委有一个好比喻:“对待基层要像对待孩子一般,有了问题,批评并促其改正是必要的,但关爱和鼓励同样不可或缺。”一些基层单位出现问题后,主官为什么背着包袱爬不起来?部队士气为什么难以提上来?开展工作为什么总是放不开手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重视去做问责追责的“后半篇文章”,最终挫伤了官兵的积极性。

  “为负荆者释缚”,这类场景常见于古时的军队中,负荆者既得了教训又暖了心扉,往往知耻后勇、临阵无畏。这方面,我们这支队伍同样有好的传统。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指出“任何犯了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实践证明,把“惩前毖后”与“治病救人”结合起来,效果往往好得多。

  现在,基层部队任务重、压力大。管好思想,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练兵备战,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夯实基础,释放改革效能……无论哪项工作,都需要基层部队全神贯注、开动脑筋、踏实苦干。我们常说“基层是部队主体”“基层至上”,既然如此,就该多一些设身处地,多一些宽容鼓励,真正发挥问责制度的正向效应,真正体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不断鼓足新时代基层奋斗者的干劲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