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专访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投资家、设计师胡应湘 胡应湘:勾勒港珠(2)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CoCo

       胡应湘:我于1954-195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念书,那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时期,也是美国最繁荣与强盛的时期。后来美国制造业人工费飙升,先是制造业从美国的北部迁往没有工业的南部,后来制造业向日本转移,日本之后出现了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所以从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制造业生产的一些加工产品成为世界第一,比如手表、假发、塑胶花等等。但是香港也不可能逃脱周期性,制约香港制造业发展突出的两个因素是土地与劳动力。所以当我看到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首先想到是内地有充裕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加上较高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香港一定会有很多工厂将搬到广东沿海(河)地区。后来,陆续有 “三来一补”企业落户在广东。但是当这些企业落户之后,随即出现电力供应不足、通信不畅、运输等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我那时决定要向珠三角地区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21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广州最有名的酒店是中国大饭店,这是你投资的。

       胡应湘:开放初期,内地吸引的FDI最多的是来自香港,人们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当然需要国际标准的星级酒店,所以在1983年我投资建成中国大饭店。在建设中国大饭店的过程,更加感受到国内基础设施的制约瓶颈,比如电力与通信。当时比喻叫“开三停四”与“五光十熄”,以形容缺电的程度;中国大饭店有1200个房间,我们只申请到200条电话线。

       《21世纪》:这在当年已经非常不易,当时很多工作单位只有2-3条电话线。

       胡应湘:之后,我们在内地投资修建了沙角B电厂(1986年动工兴建,1988年投入使用)、广深高速公路[1981年签订《合作兴建广州、深圳、拱北(广深拱)高速公路意愿书》]和虎门大桥(1993年建设,1997年通车)等等。在内地投资基础设施之初,我将高速公路与大桥视为“交通网”的一部分,我认为,高速公路不是一条线,大桥也不是一个点,而是置于整个网络之中的点线。世界发达国家基本建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正是在交通网络的框架视角下,才有建设连接香港与内地的内伶仃洋大桥和粤港澳大桥的构想。 有人说,我们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修建高速公路做什么?那时人们还难以预见到基础设施现代化与经济发展、创造财富的关联性。1956年我读大学三年级时,那一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决定在美国修建洲际高速公路网(Interstate and Defence Highway System),总耗资1140亿美元,历经35年,到1992年建成洲际高速公路网,正是伴随这个过程,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21世纪》:很多内地工程师都会谈到您投资的广深高速公路,是一条“珠三角黄金通道”和“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也是一条见证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高速公路。 胡应湘:我相信,只要提供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一定会带动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事实上,这条公路对促进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四地的经济贸易往来及社会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推动沿线地区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如何进一步加快深圳、珠海与香港更加便捷的交通联系呢?1983年我提出修建连接珠海与香港的跨海大桥。伶仃洋中有两座天然岛屿——淇澳岛和内伶仃岛,从珠海到香港最西面的一片海域水较浅,凭借两个岛修桥可以连接珠海与香港,加起来总长不到30公里。

       《21世纪》:你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修建香港珠海跨海大桥方案有想象力。在港珠澳大桥修建之前,世界最著名的两条海底隧道厄勒海峡通道于2000年建成,而韩国釜山巨济海峡通道更晚。

       胡应湘:我跑遍了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在美国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包括圣马特奥-海沃德大桥(San Mateo-Hayward Bridge)、旧金山欧克兰海湾大桥(Oakland Bay bridge)、顿巴登大桥(Dumbarton Bridge)、理士满-圣拉斐尔大桥(Richmond-San Rafael Bridge),以及最知名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旧金山湾区总人口只有700多万,但是在湾区却修建了五座跨海大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切萨比克隧道(Chesapeake Bay Bridge),1964年建成,这一工程在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三大奇迹,航空母舰可以从沉管上方通过到达海军基地,总投资两亿多美元,而同时代一辆大众牌小汽车的价格大约是1800美元。

       《21世纪》: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切萨比克跨海通道的?

       胡应湘: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个桥了不起的地方是用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复杂的问题。 《21世纪》:但是上个世纪60年代做沉管,技术上是蛮有挑战的。 胡应湘:并不复杂,我们知道工程的解决方案。香港第一条海底隧道贯通港岛和九龙都是用沉管修建,于1972年通车。

       《21世纪》:接触事物的见识重要,而远见更为重要。你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修建香港珠海跨海大桥方案的呢?

       胡应湘:伶仃洋与切萨比克湾海洋地质条件都是浅水,所以在1983年形成了《兴建内伶仃洋大桥的设想》。大桥西起淇澳岛,跨过内伶仃岛,跃至香港屯门烂角咀,全长27公里,按照双向三车道标准建设,静态总投资为134亿港元。当时为什么考虑屯门为香港的连接点?因为那里有比较完善的公路网规划,将与珠三角的路网规划衔接。

       《21世纪》:这个方案的提出,是从发展珠江三角区域经济的角度考虑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