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关于惠安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7)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CoCo

  ——农林水支出安排29816万元,其中项目支出主要用于:促进农林渔产业提升,安排3000万元补助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继续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大吨位大功率钢质渔船发展,支持海堤强化除险加固及水利工程管护,补助菱溪、惠女原水费缴交,安排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经费1800万元。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安排39576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设立石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扶持中化重油深加工项目;安排扶持建筑业发展资金,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 

  ——债务付息支出安排27934万元,主要用于安排新增和置换债券转贷资金利息(一般债券)2499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1539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4430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153900万元,主要是: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88591万元,主要用于土地补偿和收储成本68091万元,上缴土地报批规费67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000万元,公交首末站建设1350万元,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及土地复垦5000万元,福建泉惠石化园区重建道路以东区域码头及配套PPP项目3000万元;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500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收购储备等;3.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700万元,主要用于现代农业项目补助等;4.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主要用于县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实施县级以上主干道“网络管理,包干补贴”等;5.污水处理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700万元,主要用于市政道路、污水管道维护及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等;6.彩票公益金支出12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中心大楼建设,免除城乡困难群众火化基本费,建设标准篮球场、健身路径建设、体育中心改造等;7.调出资金31009万元,按规定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8.债务付息支出24645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收储公司贷款贴息、四大片区安置回购房财政贴息、财政部代理发行新增和置换债券转贷资金利息(专项债券);9.债务发行费用支出55万元,主要是专项债券发行手续费。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81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18万元,股利、股息收入35万元,产权转让收入39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89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78万元,主要用于商业八大改制公司留守人员工资及日常经费,年度结余103万元(见附表八)。 

  四、社保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7749万元(2018年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不纳入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548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2264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656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787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869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年度结余1185万元。 

  五、2018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 

  (一)强化收支管理,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加强收入预算执行分析研判,落实财政、税务部门联合征收协调工作机制,密切跟踪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促进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增债券资金,充实本级财力。按时批复支出预算,规范下达方式,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规范性。硬化预算刚性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收回或调整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建立支出进度考评机制,加大对预算单位的督促力度;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国库直接支付电子化管理,合理拨付和调度资金。继续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对部门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 

  (二)着力挖潜增效,涵养财源持续发展 

  有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创新驱动,做优培壮实体经济。认真梳理评估已出台的惠企政策,提高政策匹配度,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成,规模以上企业健康成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建立较完善的总部企业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引进新的总部企业,做大做强现有总部,促进设立职能总部,鼓励引进和就地转化设计、创意、研发等知识产权成果。加强财政监测分析,健全重点税源企业联系监测制度,继续实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跟踪涉企财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建立激励机制,确定财源建设目标和重点,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与产业等政策,优化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配置,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财政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手段和措施,按照“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分散变集中”的要求,探索设立产业基金,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幸福惠安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国际   |   国内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汽车   |   房产   |   教育   |   军事   |   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7 eastdaily.net.cn. 东方日报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