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先生192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37年南京沦陷以前随兄长流亡,可以说是在战争硝烟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侵华的刺痛令他永不忘却。当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统招考试,他亲历日本战机轰炸,从防空洞出来时,满目狼藉,半个城都被烧毁了。正如吴先生所说,“正是这种离乡背井、国破家亡的痛苦经历,促使我立志学习建筑,一心想把被战火摧毁的家园重新建设起来。”学以致用、振兴国家,正是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怀,让他在美国完成学业后,突破阻挠,毅然回国,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城乡建设中,并为此奋斗至今。
“拜万人师,谋万家居”,是吴良镛一生心系人居的写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看到北京老城胡同四合院残破、百姓生活多有不便,但老城又必须要保护,于是就开展“新四合院模式”研究,在北京菊儿胡同进行创新设计,既传承了四合院的传统空间模式,又为百姓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一项目受到了世界建筑界的高度关注,获得世界人居奖。90年代末,他率领团队进行滇西北地区人居环境的研究,当时已近80岁高龄,却不顾大家的劝阻,亲身前往海拔3400米的中甸地区调研,结果当晚就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被紧急送往医院,但他坚持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最起码看到了沿线地区的基本情况,研究就心里有底了。走到老百姓的生活里去,亲身体验了解,才能实事求是地开展科学研究、拿出对策,这是吴先生的信念,也是更多学科、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吴先生有一种令人佩服的品质,就是他远超常人的勤奋和刻苦。陪同吴先生出差调研,每次停车驻足时,总能看到他拿出速写本,抓紧勾画几下,记录最为深刻的印象,这让我们这些只是四处看看的年轻人汗颜。在研究工作中,这种勤奋更为鲜明,我还记得进行滇西北规划研究的过程中,吴先生白天布置任务、讨论,我们抓紧工作,晚上形成草稿塞到他的门缝里,然后他清晨4点多起床,在草稿上加工,当天再布置新任务,工作团队可以说是“连轴转”,很快就能形成研究成果。然而,吴先生从不居功,他经常说:“我的成就来自集体的努力”。
1986年初,我跟随吴先生读博士,而后留学德国。他常常告诫我们这些学生,“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的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看着恩师老骥伏枥却豪情未已,我也希望为祖国做出微薄贡献,在结束学业后便毅然回国。在清华大学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吴先生领导下工作,参加了许多立足国家发展前沿的开创性研究,比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的规划研究项目。能够在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参加有关的政策咨询和规划,是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时刻。
没有吴先生,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感谢这个时代,感恩吴先生的启迪,令我把个人抱负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让我的研究工作拥有时代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