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做你们守望祖国的眼睛

  让我做你们守望祖国的眼睛

让我做你们守望祖国的眼睛

  ①

让我做你们守望祖国的眼睛

让我做你们守望祖国的眼睛

让我做你们守望祖国的眼睛

  ●37年,他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守护陵园

  ●37年,他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信念告慰先烈

  ●37年,他以“春风化雨润万物”的理想呵护未来

  远眺华山,这座浑然天成的花岗岩巨石,与绵延起伏的秦岭山脉融为一体,像一条巨人的臂膀,拱卫着八百里关中平原。

  走近华山,“奇险天下第一山”才露出了冷峻的面庞。怪石嶙峋,壁立千仞。东、西、南三座主峰,仿佛三个严守阵地的钢铁战士。

  阳春三月,慕名前来的游客涌向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华山镇。在游人驻足拍照的玉泉路北段,有一处松柏成荫的幽静小院。这里,便是伤残老兵张顺京坚守的“阵地”——华山烈士陵园。

  1982年,张顺京第一次来到这里,眼前是一片荒芜。因长期无人打理,这里四处杂草丛生、坟堆交错……眼前的景象让这位伤残老兵心里不是滋味。刚刚经历过生死之战的他,眼眸里装的满是战场的炮火硝烟和战友牺牲时的壮烈。这些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和牺牲的战友一样,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没人守,我来守!”这一守,就是37年。

  2019年3月14日中午,61岁的张顺京像往常一样坐在陵园中间的那张石桌前,慢悠悠地抽着烟。他的身后,是一座名叫天福堂的三层建筑,里面陈列着300多位烈士的骨灰盒,门口拉着一条黑底白字的横幅: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天福堂的四周,是整齐排列的196块墓碑。

  不一会儿,身高1.9米的他站起身来,一瘸一拐出了大门。他要上街给卧病在床的妻子买饭。

  37年,13000多个日日夜夜。张顺京拖着这条瘸腿,带着妻儿,始终像身后的华山主峰一样,守护着这一方天地。

  国家一天天强起来,日子一天天富起来,他们住的地方也不能差

  1982年,阎良姑娘胡海燕嫁给了富平小伙张顺京。新婚之后,这个24岁的年轻姑娘跟着张顺京来到烈士陵园,心一下子凉了。

  “周围的土墙都倒了”,草比人都高,还不通水电。陵园最中间是一间骨灰堂,里面摆满了烈士的骨灰盒。这里,就是小两口的家。

  没有围墙,小两口就砍下树枝扎成篱笆把陵园围了起来;没有水,他们就去最近的华山中学、镇政府打水。张顺京腿脚行动不便,挑水的活儿都由胡海燕来干……

  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骨灰堂里面下小雨”。张顺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比自己的床铺湿了都着急。

  不少人劝张顺京:“你一个伤残军人,国家给你发抚恤金,你守那个陵园一分钱没有,图个啥?”

  “我们回家吧……”胡海燕忍不住央求丈夫。

  “要回你回,我不回,我会把这儿变好的。”张顺京有着一股子“执念”,他觉得战场上的生死考验都挺过来了,“坚持就是胜利”。

  那年,省里领导来视察。为了争取陵园修建款,张顺京不顾陪同人员阻拦,向领导直言:“这些烈士都是民族脊梁,不能置之不理!”

  这次“顶撞”省里领导之后,张顺京等来的不是责怪,而是一笔30万元的修建款。那段时间,他高兴得连走路都哼着歌。

  儿子出生了,张顺京给儿子取名张盘石。盘石,取意“坚若磐石,不动如山”。胡海燕从儿子的名字里看出了丈夫的决心,刚在老家生产完的她,一咬牙又跟着丈夫回到了陵园。从此,她再没提离开的事。

  光阴似箭。如今,他俩的儿女都已各自成家。他俩守护了37年的烈士陵园,也发生了巨变。

  当年破旧不堪的骨灰堂被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取代,省里一位老干部为陵园写了“天福堂”三个字。“天福堂”前的路上专门装上了路灯。张顺京保存下来的两块烈士墓碑,被省里列为一级保护文物,政府还拨款修建了祠堂。

  去年,文物局给陵园铺草坪。张顺京不放心,每天都盯着。“草皮第一年不好活,得多操心。”如今,每周末都有一辆水车驶进陵园,给草坪洒水。

  “你看天福堂这个名字起得多好!”张顺京说:“国家一天天强起来,日子一天天富起来,他们住的地方也不能差。”

  我要好好活着,替战友们过过今天的好日子

  “压缩饼干真好吃。”

  这是张顺京在南疆边境作战战场上最后也是最深刻的记忆。那是1979年3月4日下午,饿了几天几夜的张顺京刚吃了两口压缩饼干,一块迫击炮弹片就砸进了他的头骨。40年了,这块弹片至今仍在他的头骨里,陪伴他走过了他的大半生。

  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日子里,张顺京记得粮食断了好几天,“后来连树叶都吃了”。有个战友无意中捡到了一小块带着血的压缩饼干,“想都没想就送到了嘴里”。

  夜晚,暴雨如倾,气温骤降。张顺京和一位战友蜷在猫耳洞里,他把自己唯一的毛毯撕成两半,分给了那位战友。战友很感激,主动要求坐在最外面,“炮弹来了,要伤先伤我”。没想到,那位战友第二天就牺牲了……

  终于,兄弟部队来增援了。刚分完干粮,饿极了的张顺京赶紧坐下吃了起来。这时,一声闷响,“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再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已躺在原昆明军区总医院的病床上。

  至于自己如何“起死回生”,那还是后来幸存的战友告诉张顺京的。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背着他这个“尸体”回撤。张顺京个子高大,回撤途中前前后后不下10个人轮流背他。回到后方,精疲力尽的战友们把他抬上了运尸车。

  “这还有个活的!”营部卫生员发现张顺京还有一丝脉搏。

  硝烟散去,张顺京被战友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那些救过他的战友却有人再也没有回来。

  6次手术,保住了张顺京的生命,但还是没能取出他头骨里的那块弹片,“取出来就是死”。弹片压迫着脑部神经,使得张顺京整个左侧身体动弹不得,他甚至动过一死了之的念头……

  后来,中央慰问团来到了医院。一位首长走到张顺京面前说:“好好活着,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自那以后,张顺京便决定“好好活着”。

  1980年,21岁的张顺京结束了241天的住院治疗,带着一级残疾军人证来到了华山脚下的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当地人称其为“荣院”。

  一级残疾,意味着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但是,张顺京就却打破了这一“魔咒”。每天早晨6点,张顺京就爬下床,拄着拐杖,像在部队出早操一样,开始了恢复训练。

  “我的第二条命是战友们给的,我要替他们好好活着。”左手动不了,他就把手绑在树上,咬着牙强行拉伸;左腿动不了,最多只能走十几步,他就拿一根绳子把脚吊起来,挪一步,走一步。

  终于,两年后,他扔掉了拐杖。时至今日,坚决不坐轮椅、坚持每天锻炼的张顺京,发现自己“60岁了,身体还越来越好”。他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个人生命的“逆生长”。